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男,9岁,因头晕、复视、进行性双下肢无力伴精神萎靡6d入院。既往生后4d曾因肠闭锁行部分结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酶联免疫点化验法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TB)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它不断给全人类带来新的挑战,例如HIV混合感染以及出现多药耐药和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等。而结核性脑膜炎(TBM)在结核杆菌感染疾病中表现形式最严重,早期诊断难,致残率高,是结核病死亡最主要原因。传统的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脑脊液细菌涂片和培养、脑脊液常规生化、结核抗体检测方法,其中脑脊液细菌涂片和培养阳性为金指标。但遗憾的是这些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尚不令人满意,成为临床诊断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遏制结核病全球规划(GPST)提倡开发新…  相似文献   
3.
杨诺  王立哲  马翠  贾飞勇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259-3260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对于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10例,给予小剂量左乙拉西坦口服,初始剂量2.5 mg/(kg.d),根据患儿反应情况缓慢加量,每1~2周加量1次,每次增加2.5 mg/(kg.d),最大剂量10.0 mg/(kg.d)。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前)、8周末(治疗后),由家长、康复治疗师及医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8周末医师应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对10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不随意运动进行测评,并记录起效时间。结果:治疗前后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家长组:t=7.725,P<0.05;康复治疗师组:t=6.364,P<0.05;医师组:t=3.057,P<0.05);家长、康复治疗师及医师VAS测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F=2.748,P>0.05);CGI评分结果,疗效指数>1.0,治疗有效,未见不良反应。CGI测评用药起效时间为3~28天,平均起效时间(11.7±7.5)天。结论:小剂量左乙拉西坦可减少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不随意运动,起效快、安全、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心电学新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验证心电图aVL导联QRS波群变化能否作为下壁急性心肌梗死 (AMI)罪犯血管的判定标准 ,比较 6 0例下壁AMI患者aVL导联QRS波群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 ,分析aVL导联QRS波群两种模式 (Ⅰ型 :S/R≤1/ 3,ST段抬高≤ 1mm ;Ⅱ型 :S/R >1/ 3,ST段抬高 >1mm)对判断下壁AMI罪犯血管的临床价值。结果 :aVL导联的Ⅰ型QRS波群改变在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 (LCX)组出现率为 89% ,右冠状动脉闭塞组为 2 4% (P <0 .0 0 1)。Ⅱ型改变在LCX组出现率为 11%、RCA组为 76 % (P <0 .0 0 1)。Ⅰ型心电图变化预测LCX闭塞的敏感度为 89%、特异性为 76 %。Ⅱ型心电图改变预测RCA闭塞的敏感度为 76 %、特异性为 89%。结论 :aVL导联的Ⅰ型QRS波群变化是判断LCX型AMI敏感、特异的预测指标 ,而Ⅱ型QRS波群变化是RCA型AMI有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早期胃癌(EGC)在内镜切除术后仍存在发生异时性胃癌(MGC)的风险。因此,如何降低MGC发生率引起了人们的重现。其中,根除幽门螺杆菌(Hp)能否降低EGC在内镜切除术后发生MGC的风险引发了较多的争论。根据目前的研究,在轻度至中度萎缩性胃炎患者中,根除Hp可以延缓或部分逆转胃黏膜中的DNA甲基化水平,从而显著降低MGC发生的风险。多项Meta分析得出结论,EGC在内镜切除术后早期根除Hp有助于避免MGC。现对EGC在内镜切除术后的长期随访和内镜监测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MGC的进展作一综述。建议在EGC内镜切除术后尽早根除Hp从而预防MGC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虽然直流电复律是治疗房颤非常有效的方法,但仍有5%~30%的患者在应用常规最大能量(360J)电击后未能达到转复目的。该实验对这类顽固性房颤采用双台除颤器并用,从而达到高能量电击复律的目的,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1998年开始试行分级成本核算,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 (1)结合职工的岗位、责任、能力、技术、经济指标和工作量,将效益工资核算到个人;(2)建立层级岗位责任制,以岗位定编制,以岗位定分配系数;(3)打破平均主义,坚持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原则;(4)坚持保证经济效益、不加重病人负担的原则。以普外科为例(如图1)。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以钻铬合金为基础的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亚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狭窄问题,于是生物可吸收支架成为关注的焦点。目的:评估自行设计制作冠状动脉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5只犬均于冠状动脉和/或股动脉置入可吸收镁合金支架1枚,分别于1支架置入后24h、3d、5d、1周、2周、3周、4周(n=5)复查冠状动脉及血管造影后取材,分离支架段血管行组织病理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内弹力板面积、管腔面积、内膜增生面积及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结果与结论:51枚支架成功置入35只犬的越状动脉和股动脉,支架置入后不同时点各组冠状动脉及股动脉造影均证实管腔通畅,无狭窄病变,无血栓形成,置入后1周左右支架完全降解。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支架置入后2周开始出现轻微内膜增生.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随行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高。提示自行研发的冠状动脉内可吸收镁合会支架1周内降解,胃入早期末见明显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再狭窄程度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与氯吡格雷合用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共154例NSTE-ACS的患者接受支架置入术后,随机分为服用阿托伐他汀组(74例)及服用瑞舒伐他汀组(80例),术前服用阿司匹林(100mg)5 d、氯吡格雷(75 mg)5 d以上或术前12 h以上顿服氯吡格雷300 mg及阿司匹林片300 mg,于术前服抗血小板药前、手术当天、术后3、7 d及术后1、6个月抽取静脉血测定二磷酸腺苷(ADP)(浓度为10μ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观察住院期间及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及服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用氯吡格雷(75 mg)5 d或顿服300 mg能达到明显的血小板聚集率抑制作用,血小板聚集率在阿托伐他汀组由基线的(57.2±10.3)%降至手术当日的(32.5±11.2)%,而瑞舒伐他汀组分别为(59.1±9.8)%和(30.4±10.1)%(均为P<0.01),而且这种抑制作用稳定持续至6个月之后。6个月时两组间总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比15.0%,P>0.05),两组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术、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出血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接受冠脉支架置入术的NSTE-ACS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后,短期内未发现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产生显著影响,且两组间的近期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应用于高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5例行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按照年龄分为高龄组(≥70岁,n=31)和非高龄组(<70岁,n=34),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术中使用肝素和替罗非班,观察PCI术后48h和30d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重建和猝死)、出血事件以及血小板减少等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高龄组患者的多支血管病变比例(77%)高于非高龄组(35%,P<0.01);PCI术后48h及30d,两组均无死亡及靶血管再次重建病例。术后48h,两组均无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发生病例。术后30d,高龄组有1例发生心绞痛,1例再发心肌梗死;非高龄组有2例发生心绞痛,无再发心肌梗死发生。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h,高龄组有2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1例大便化验潜血阳性;非高龄组1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1例镜下血尿,1例牙龈出血。术后30d,两组均无出血事件发生。两组均无颅内出血及消化道大出血,无血小板减少发生。两组总的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中应用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