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荨麻疹2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荨麻疹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对 2 0 0 0年 2月~ 2 0 0 2年 8月诊治的 2 2 6例急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病因分组 ,针对病因治疗 ,观察疗效及半年内复发情况。结果  2 2 6例确诊病例中 :病因明确组 13 8例 ( 61 0 6% ) :治愈 13 4例( 97 10 % ) ,半年内复发 7例 ( 5 0 7% ) ;病因不明组 88例 ( 3 8 94% ) :治愈 76例 ( 86 3 6% ) ,半年内复发 18例 ( 2 0 45 % )。两组治愈率及复发率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急性荨麻疹病因复杂 ,及时查明病因 ,针对病因治疗是防治急性荨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荨麻疹的病因及防治。 方法  对我科 2 0 0 0年 2月~ 2 0 0 2年 8月诊治的 2 2 6例急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病因分组 ,针对病因治疗 ,观察疗效及半年内复发情况。 结果 2 2 6例确诊病例中 :病因明确组 13 8例 (占 61 0 6% ) ;治愈 13 4例 (占 97 1% ) ,半年内复发 7例 (占 5 0 7% ) ;病因不明组 88例 (占 3 8 9% ) ;治愈 76例 (占 86 3 6% ) ,半年内复发 18例 (占2 0 45 % )。两组治愈率及复发率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急性荨麻疹病因复杂 ,及时查明病因 ,针对病因治疗是防治急性荨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梅州市人民医院客家人群15年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谱特点,为医院管理及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99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间于梅州市人民医院因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第一次住院,籍贯为梅州市、民族为汉族的客家人患者,按照1997—2001年、2002—2006年、2007—2011年三个时间段统计其单病种构成比及顺位变化、死亡构成比及顺位变化。结果1997—2001年、2002—2006年、2007—2011年三个时间段食管、胃、结直肠恶性肿瘤构成比始终居前3位,三种肿瘤构成比总和均超过80%。其中食管恶性肿瘤第二、第三时间段单病种构成比较第一时间分别下降了约8%及12%,与第一时间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而结直肠恶性肿瘤单病种构成比明显上升(P=0.000)。在这3个时间段中,肝恶性肿瘤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第二、第三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食管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下降(P=0.015),以第二时间段的死亡构成较第一时间段下降明显(P=0.004)。结论应针对该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谱的变化,坚持健康教育,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4.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迁延,易于复发,临床上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我们于2005年6月-2007年4月采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商品名美能,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深圳健安医药公司经销)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56例,并与单独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54例作对照,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扩增至今缺乏统一的方法。内皮祖细胞可以由外周血或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而成,但因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方法各异,分离效果亦有较大差异。 目的:拟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10/2009-02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只,由安徽省动物中心提供。 方法:抽取大鼠骨髓,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单个核细胞,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48 h后,收集未贴壁细胞,加入含胎牛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重组人上皮生长因子的EGM-2完全培养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祖细胞分化。设立3组:分别为早期贴壁且普通培养的内皮祖细胞、2次贴壁且诱导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大鼠成熟主动脉内皮细胞,采用硝酸还原酶法间接测量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的含量。 主要观察指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内皮祖细胞体外培养情况,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的含量。 结果:原代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形,24 h内大部分细胞贴壁,9~10 d可达90%融合,纯化扩增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均匀一致的长梭性,传代周期为8 d左右,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34,CD45呈阴性,CD105呈阳性。2次贴壁的内皮祖细胞培养3 d内贴壁,6 d形成集落,8~10 d出现条索状结构,呈微血管样生长,2周时大部分细胞呈多角形,细胞集落相互连接,呈典型的“铺路石”样,7~10 d细胞DiI-acLDL、FITC-UEA-1双染呈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Flk-1,CD133阳性。2次贴壁且诱导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早期贴壁且普通培养的内皮祖细胞(P < 0.05),但低于大鼠成熟主动脉内皮细胞(P < 0.05)。 结论:差速贴壁法能有效地分离、纯化、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多种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后具有较强地向内皮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且2次贴壁细胞已具有部分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和分析足叶已甙软胶囊和拓扑替康对食管小细胞癌二线化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年收治的复发食管小细胞癌患者41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足叶乙甙软胶囊组21例,予口服足叶已甙软胶囊(Vp-16)化疗;拓扑替康组20例,予拓扑替康(TPT)化疗。两组均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足叶乙甙软胶囊(Vp-16)化疗有效率为23.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个月,中位生存期40周;拓扑替康(TPT)化疗有效率为15.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个月,中位生存期38周。1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35.0%。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拓扑替康明显重于Vp-16。结论口服足叶乙甙软胶囊单药(Vp-16)二线化疗对晚期复发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患者的疗效不低于拓扑替康,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梅州市人民医院客家人群15年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谱特点,为医院管理及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99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间于梅州市人民医院因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第一次住院,籍贯为梅州市、民族为汉族的客家人患者,按照1997-2001年、2002-2006年、2007-2011年三个时间段统计其单病种构成比及顺位变化、死亡构成比及顺位变化。结果1997-2001年、2002-2006年、2007-2011年三个时间段食管、胃、结直肠恶性肿瘤构成比始终居前3位,三种肿瘤构成比总和均超过80%。其中食管恶性肿瘤第二、第三时间段单病种构成比较第一时间分别下降了约8%及12%,与第一时间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而结直肠恶性肿瘤单病种构成比明显上升(P=0.000)。在这3个时间段中,肝恶性肿瘤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第二、第三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食管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下降(P=0.015),以第二时间段的死亡构成较第一时间段下降明显(P=0.004)。结论应针对该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谱的变化,坚持健康教育,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尖锐湿疣(CA)在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不断增高,治疗方法虽多,但复发率较高。我们采用疣体局部注射药物加CO2激光治疗CA,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86例均为门诊具有典型皮损的确诊病例,其中男50例,女36例。年龄7~65岁。病程2周~6个月。皮损多分布于外阴、阴道壁及宫颈口、阴茎龟头、冠状……  相似文献   
9.
我院皮肤科自1998年5月-2001年7月,采用全身应用转移因子联合局部皮损内注射氟尿嘧啶治疗寻常疣128例(共265个疣体),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近年来,本病有上升趋势。我科于2002年2月-2004年2月共诊治接触性皮炎患者186例,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和总结,我们就本病的病因及防治等方面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