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桡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在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2004年3月至2008年10月应用以桡动静脉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背部皮肤撕脱伤9例。结果9例皮瓣成活良好,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桡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脓肿的最佳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临床表现不同的脑脓肿患者,脓肿大小从0.5 cm×0.5 cm到5 cm×5 cm不等;21例保守治疗,47例采用脓肿穿刺引流术,22例行脑脓肿手术切除术。结果:本组研究90例患者均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其中33例患者行头颅磁共振波谱(MRS)检查,根据患者情况分别行单纯药物治疗,脓肿穿刺抽吸术,开颅手术切除术,治愈83例,6例好转,1例未愈。结论:MRI检查中T2加权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MRS可明确脑脓肿;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脑脓肿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一种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的有效方法.方法 于骶尾部创面两侧各设计一个旋转皮瓣,两皮瓣蒂的方向相反,向创面旋转以覆盖创面.结果 用该方法治疗骶尾部巨大热压伤创面5例,皮瓣成活良好,均达一期愈合.结论 单侧旋转皮瓣仅用于修复较小创面,创面较大时,单侧旋转皮瓣切取范围过大,供区不能直接闭合,而双侧旋转皮瓣则克服了上述缺点,故在修复骶尾部较大创面时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ilon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20例Pilon骨折,根据骨折类型,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年1个月。20例患者中13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5例行外固定架固定术,2例行踝关节融合术,根据AOFAS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分,优16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0%。Ⅰ型6例评分(92±2.6)分;Ⅱ型10例,9例评分(93±1.7)分,1例评分(70±2.6)分;Ⅲ型4例,3例评分(90±2.1)分,1例评分(70±2.0)分。结论Pilon骨折需早期及正确诊断,根据骨折类型、损伤程度及时有效地采取恰当的手术治疗,可以获得关节解剖复位,恢复下肢力学轴线,保持关节稳定,达到骨折愈合和重获一个有功能、无疼痛、能负重、可运动的关节,避免感染和创伤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桡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在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2004年3月至2008年10月应用以桡动静脉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背部皮肤撕脱伤9例。结果 9例皮瓣成活良好,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桡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与胶质母细胞瘤(GBM)生存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GBM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程时间、术前Karnofsky评分(KPS)、肿瘤残余体积、同步放化疗、MGMT表达、Ki-67表达、对疾病认知情况对病人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61例病人生存时间为2~42个月,中位数为10个月,1、2、5年生存率分别为26.2%、9.2%、0。术前KPS评分≥70分、完成同步放化疗及Ⅳ级认知程度病人生存期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KPS评分、是否同步放化疗、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是影响GBM病人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手术是治疗GBM不可缺少的手段,术前KPS评分、是否完成同步放化疗及病人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可影响生存期,认知程度转化、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内压(ICP)监测下控制性减压与开颅血肿清除术(CCH)联合治疗重症脑出血(SCH)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西华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0例SCH患者,按治疗方案分成A组(n=45)和B组(n=45)。B组接受CCH治疗,A组接受ICP监测下控制性减压与CCH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预后效果。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4 d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可溶性Fas(sFas)、Fas配体(FasL)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头皮渗液、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等)。结果 A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预后效果优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14 d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14 d血清sFas、FasL水平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4.55%(2/44)]低于B组[20.93%(9/43)](P<0.05)。结论 应用ICP监测下控制性减压与CCH联合治疗SCH患者可进一步调节血清NSE、S100β蛋白、s...  相似文献   
8.
病例1:患者,男,37岁,右上肢1万伏高压电烧伤入院。本例以下腹壁浅动脉为轴型血管的筋膜皮瓣修复。患者入院时右上肢肿胀明显,上臂及前臂掌侧可见苍白色焦痂创面,腕部为黄褐色环形焦痂,尺桡动脉搏动弱,末梢血运差,皮温低。入院后急诊行焦痂切开减张术,术后右手末梢循环有所改善,入院第3d行上臂切痂植皮术,前臂、腕部清创术,术中因前臂及腕部坏死组织界限不清,清除部分坏死组织后以刃厚皮暂时覆盖创面。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目前已经成为骨科和运动医学学科常见疾病。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越来越常见,关节镜下PCL重建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技术日益成熟。2004—03—2006—03,我院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通过胫骨股骨隧道固定五股腘绳肌腱重建PCL,共18例,疗效良好,优良率为80%-90%。  相似文献   
10.
杨凤东 《现代保健》2010,(4):188-189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的有效方法。方法于骶尾部创面两侧各设计一个旋转皮瓣,两皮瓣蒂的方向相反,向创面旋转以覆盖创面。结果用该方法治疗骶尾部巨大热压伤创面5例,皮瓣成活良好,均达一期愈合。结论单侧旋转皮瓣仅用于修复较小创面,创面较大时,单侧旋转皮瓣切取范围过大,供区不能直接闭合,而双侧旋转皮瓣则克服了上述缺点,故在修复骶尾部较大创面时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