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锰中毒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职业史典型锰中毒不难诊断,但早期诊断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其对患者的治疗、预后都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严重的职业性锰中毒已较少见,但由于环境污染所致的锰接触仍存在,故研究长期低水平锰暴露的早期效应,寻找灵敏和特异的早期检测指标,对于提高锰中毒的诊断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锰中毒诊断指标研究近年有了新的进展,以下就此作一综述。1锰毒作用的早期效应指标1·1神经行为学指标及心理特征指标锰的神经行为学指标、心理特征指标主要用于检测锰对心理活动能力、手稳定度及早期精神情绪变化的影响,可以较灵敏地反映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注意力训练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128例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药物组、rTMS组、注意力训练组、联合组,各32例.四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rTMS组加用rTMS治疗,注意力训练组加用注意力训练,联合组加用rTMS和注意力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随访1例经对氨基水杨酸钠(PAS-Na)治疗慢性重度锰中毒患者,以观察其远期疗效。方法用PAS-Na静脉滴注,6 g/d,连用4 d,停3 d为1疗程。1987年3~6月予患者治疗15疗程(治疗期间未使用任何抗震颤麻痹药,如多巴胺等),并对其进行17年随访调查。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书写恢复正常。17年后对患者追踪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肌张力稍增高、闭目难立征阳性、步态稍缓慢,头颅磁共振成像正常,其余症状、体征未见复发。结论PAS-Na治疗该慢性重度锰中毒患者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颐脑解郁方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7年5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PS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颐脑解郁方加针刺治疗,治疗63 d后评估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HAMD评分、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经TCD检查的脑梗死患者500例,分别经枕窗、颞窗、下颌窗常规检测颈内动脉终末段(I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x)、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结果 500例患者中TCD正常68例(13.6%),异常432例(86.4%),主要为颅内大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减慢、频窗消失、涡流伴杂音等。结论脑梗死患者TCD检查发现部分患者脑血流有显著变化,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Hamilton抑郁量表(21项评分标准)评定结果,将20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成抑郁组及非抑郁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12周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0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抑郁症53例,发生率25.48%。12周后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抑郁组67.92%,对照组7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比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不同程度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两者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抑郁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之间及其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测200例存在脑卒中危险因素患者颈动脉IMT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20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每年检测1次,共3次,各组数据为3年的平均值;观察存在脑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各组及健康对照组3年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 (1)存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各组IMT、IMT与血管腔内径比率(IMT/D)、收缩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Vs/V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均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0.01);Vd却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2)存在脑卒中危险因素各组患者3年内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88%、64%、17%、19%,与健康对照组的4%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3)颈动脉IMT与大脑中动脉Vd呈显著负相关(r=-0.70,P〈0.01),与Vs/Vd、PI、RI呈显著正相关(r=0.71,0.69,0.66,P〈0.01);IMT/D与大脑中动脉Vd 呈显著负相关(r=-0.65,P〈0.01),与Vs/Vd、PI、RI呈显著正相关(r=0.66,0.64,0.67,P〈0.01).(4)脑卒中发生率与颈动脉IMT及IMT/D呈正相关(r=0.89,r=0.76,P〈0.01);与Vs/Vd、PI、RI呈正相关(r=0.56,r=0.66,r=0.53,P〈0.01),与Vd呈负相关(r=-0.41,P〈0.01).结论 联合检测颈内动脉IMT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对于预测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长期锰接触工人脑锰蓄积及其与血Mn、Mg、Zn、Fe、Ca、Cu含量变化的关系,为锰中毒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广西某厂锰接触无症状冶炼工人13例(接锰平均浓度0.76 mg/m3)、锰中毒工人4例(均已脱离锰接触20年以上)、非锰接触对照工人6例,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 signa 1.5 MP,/i超导磁共振成像(MRI)仪依次进行轴位FSE T2加权像(WI)、轴位T1 flair T1WI、冠状位或矢状位T1 flair T1 WI检查,在轴位T1 flair T1 WI 上测量苍白球和同侧额叶白质的信号强度,根据公式苍白球指数(PI)=苍白球信号强度/额叶白质的信号强度×100%来计算.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血Mn、Mg、Zn、Fe、Ca、Cu含量.结果 锰接触、中毒组分别有92.3%、25.O%的工人苍白球MRI T,WI信号增强、T2WI信号正常,锰接触工人PI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及锰中毒组(P<0.01).锰接触工人红细胞锰RBCMn)分别与PI、血锰(MnB)呈正相关(P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锰中毒病人症状、体征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广西某医院1980—2005年收治的15例慢性锰中毒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经用依地酸二钠钙驱锰、手术、支持等治疗后所有患者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欠佳。结论慢性锰中毒患者早期以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晚期可出现严重不可逆的锥体外系体征,其远期临床治疗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