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吗啡依赖对小鼠海马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吗啡依赖对小鼠海马不同亚区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小鼠模型 ,采用还原型辅酶Ⅱ -黄递酶(NADPH -d)组织化学法显示吗啡依赖组、纳洛酮催促戒断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海马CA1区、CA3区和齿状回NOS阳性神经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吗啡依赖组和纳洛酮催促戒断组海马CA1区和齿状回NOS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均明显减少 (P<0.01) ,纳洛酮催促戒断组更为明显 ,而在CA3区无明显改变。结论·· :吗啡依赖和纳洛酮催促戒断小鼠海马CA1区和齿状回NOS活性降低 ,提示NO合成的能力下降 ,戒断期下降更明显。这些变化可能是吗啡依赖造成学习记忆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抗精神病药引致药源性肥胖与糖尿病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问题 ,在发达国家中普通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约在 10 % ,而中国 (1994年的流行病学调查 )普通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 2 5 % [1] 。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Hendenrson等[2 ] (2 0 0 0 )对 82例服氯氮平的精神病患者随访 5年 ,发现有 36 6 %的精神病患者伴发有糖尿病。抗精神病药引起体重增加 ,血糖、血脂的变化 ,越来越多受到精神科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有文献报道[3] 某些新型抗精神病药尤其是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等能引起血糖升高 ,会使原有的糖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对小鼠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的影响.方法以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小鼠模型,纳洛酮诱发戒断症状.根据小鼠戒断反应中出现的跳跃次数、体重下降等指标评定戒断反应强度.采用毛细管上升现象测定吗啡依赖和戒断小鼠离体肺灌洗液表面张力的变化.结果吗啡依赖组和纳洛酮催促戒断组离体肺灌洗液表面相对张力和表面张力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而且吗啡戒断组离体肺灌洗液表面相对张力和表面张力又明显大于吗啡依赖组(P<0.01).结论吗啡依赖和纳洛酮催促戒断小鼠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下降,尤其是戒断期.这些变化可能是吗啡依赖造成肺功能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两种吗啡依赖小鼠模型的行为学及相关指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两种吗啡依赖小鼠模型的戒断行为及相关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剂量递增法建立两种吗啡依赖小鼠模型 ,纳洛酮催促戒断。之后 ,比较两种吗啡依赖小鼠的戒断症状及心、肝、肾、肺、肾上腺和睾丸重量。结果 :两种方法均成功建立了小鼠吗啡依赖 ,7日法模型小鼠平均跳跃次数、“湿狗”样抖动次数及上睑下垂和前爪震颤的动物数均明显多于 5日法 ,尤其是平均跳跃次数和“湿狗”样抖动次数与 5日法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且 7日法模型小鼠心、肾和睾丸重量明显小于 5日法。但 5日法建立模型时间短 ,吗啡累积总剂量小 ,且可观察到跳跃和体重降低这两项反映吗啡依赖的客观指标。结论 :两种方法均可观察吗啡依赖和评价药物依赖性潜力 ,但 7日法比 5日法更全面、准确、客观。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AD)在100多年前被提出,该病是一种起病隐袭的进行性发展的痴呆,约占老年期痴呆的2/3,临床表现是以记忆障碍、抽象思维和计算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为特征。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病因不明,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预后较差,故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对AD的病因方面相关的遗传学、神经影像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生化学、电生理和AD所伴发症状的临床研究;以及AD的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肇事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肇事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系统的效果。方法对121例肇事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心理、社会支持系统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康复期主要表现为惧怕亲人抛弃,婚姻危机感强烈,极为关注家属、亲友、邻居及社会的态度,对回归社会忧心忡忡,常感后悔、内疚,易产生轻生念头。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疗效,减少复发,促进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7.
癔病性附体状态的临床特点、性质、发生机制至今都欠明确。作者从社会学和医学讨论了附体状态的社会文化历史根源,指出这一状态的二种社会影响。以二个典型案例具体描述了癔病性附体状态的特点和性质及其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