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热休克蛋白70 (HSP70)、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53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合并OSAHS分为合并OSAHS组96例和未合并OSAHS组57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MCP-1、HSP70、AOPP水平及呼吸暂停低通气(AHI)指数。按照AHI指数将合并OSAHS组患者分为轻度OSAHS组(5≤AHI<15,27例)、中度OSAHS组(15≤AHI≤30,46例)和重度OSAHS组(AHI>30,23例)三个亚组,比较三组患者的MCP-1、HSP70、AOPP水平。选择Spearman相关分析MCP-1、HSP70、AOPP与AHI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合并OSAHS组患者的MCP-1、HSP70、AOPP、AHI指数分别为(168.87±21.65) ng/L、(2.79±0.36)μg/L、(115.27±25.26)μmol/L、(26.72...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诊断98例脑梗死(脑梗死组)和同时期的82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大小、性质、好发部位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6%vs72.9%,P0.05),但面积大于20mm2斑块的检出率急性脑梗死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8.8%vs9.8%,P0.01);2两组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分布部位均以颈总动脉分叉处为主,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6%vs62.7%,P0.05);3两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及程度比较,脑梗死组均高于对照组(χ2=6.98,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脑梗死的有密切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高风险、老年人的脑卒中早期预防及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灯盏花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对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雌性Wiste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灯盏花素低剂量组[10 mg/(kg·d)]、灯盏花素高剂量组[20 mg/(kg·d)],每组10只.连续7d经腹腔注射灯盏花素或生理盐水后,建立肝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MDA含量升高,T-AOC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灯盏花素低剂量组和灯盏花素高剂量组MDA含量降低,TAOC升高(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组肺泡腔完整性破坏,间隔增厚,并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灯盏花素组肺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灯盏花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50岁。因“发热5天、意识障碍1日”于2020年11月18日就诊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患者家属诉患者5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鼻塞、流鼻涕,体温最高达38.6 ℃,自行口服药物治疗后好转(具体不详)。1日前患者电话告知感畏寒、发热、四肢麻木且不能行走,由工友送至外院,到达后出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不能言语。外院辅助检查:脑脊液常规:WBC计数 219×106/L(0~8×106/L,括号内为正常值参考范围,以下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MF)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Nephr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24)和对照组(n=12)。模型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注射盐酸阿霉素(ADR)7mg/kg,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注射ADR 1周后尿蛋白定量>100mg/24h即为建模成功,共有20只大鼠建模成功,随机又分为肾病模型组(n=10)和MMF干预组(n=10)。MMF干预组每天给予MMF 10mg/kg灌胃,每日1次,共8周。对照组和肾病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技术和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Nephrin、TGF-β1的表达。结果:肾病模型组及MMF干预组24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TGF-β1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MMF干预组上述指标均低于肾病模型组(P?0.05);肾病模型组及MMF干预组肾小球Nephrin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但MMF干预组Nephrin表达高于肾病模型组(P?0.05)。结论:Nephrin及TGF-β1在阿霉素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MMF能够增加肾小球Nephrin的表达,抑制TGF-β1的表达,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的排出,减轻及延缓肾小球硬化,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 E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1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诊断为N EC的1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进行常规内科治疗者为对照组(n=75),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者为观察组(n=75),比较两组患儿治疗48h后临床症状改善、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变化、影像学改变情况、不良反应及住院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观察组治疗48h后腹胀、血便、肠鸣音减弱的比例均降低(χ2值分别为12.698、7.352、5.441,P<0.05),IL-6、IL-8、PCT水平均降低(t值分别为2.490、2.841、2.572,P<0.05),PT、APTT、D-二聚体均降低(t值分别为4.156、7.170、1.985,P<0.05),超声及腹部X线异常患儿的比例均降低(χ2值分别为3.972、6.700,P<0.05);两组出现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注射局部发红或皮疹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比例、手术治疗比例、住院时间、禁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2.014、1.964、3.031、2.058,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改善N EC患儿预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