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54篇
  3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人都希望青春常驻,永远像18岁那样肌肤莹白,头发亮泽,精力充沛,思路敏捷,手脚灵活,流满青春活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延缓衰老的进程,而细胞的衰老是一切组织、器官、系统及至整个人体衰老的根源。美国著名医学家本杰明·S·佛兰克博士经过许多年的研究,认为衰老的主要原因是核酸不足,由于核酸的减少导致细胞内染色体的质变,从而使人变得衰老。核酸对生物(包括人体)的生长、遗传、变异(进化)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被人们称之为“生命的使者”。实践证明,核酸不仅在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患者接受脐血干细胞移植中HLA-A B DR不相合几率.[方法]用PCR反向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 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RSSO)杂交技术,在对30例DMD患者进行HLA-A B OR基因分开的基础上,将其与广东脐血库中的668份脐血干细胞HLA配型分析比较.[结果]13%(4/30)例患者找到HLA抗原全相合并满足移植细胞数要求的脐血干细胞;50%(15/30)例患者找到HLA抗原1个不相合并满足细胞数要求的剂血干细胞;20%(6/30)例患者找到HLA抗原0~1个不相合且细胞数达要求的2倍以上脐血干细胞.[结论]DMD患者寻找到合适的脐带血干细胞的几率较高,有利于对此病进行临床脐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与跟腱断裂术后2周进行功能锻炼及下地部分负重行走的比较,探讨跟腱断裂术后即刻功能锻炼及下地部分负重行走对患肢功能及跟腱再断裂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4例闭合性跟腱断裂手术患者分为两。治疗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41.4±7.6)岁;于术后第2天即行功能锻炼及佩戴支具下地部分负重行走。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9.9±7.6)岁;术后予患肢短腿石膏跖屈位固定2周,2周后行功能锻炼及佩戴支具下地部分负重行走。两组患者由同一组医生采用相同的手术方式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跟腱再断裂及伤口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2个月AOFAS评分治疗组74.3±3.9,对照组71.7±4.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治疗组93.3±3.9,对照组92.0±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治疗组无跟腱再断裂,对照组1例发生跟腱再断裂;术后治疗组2例发生伤口并发症,对照组1例发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跟腱断裂术后患者即刻功能锻炼,踝关节AOFAS功能评分优于固定2周后再行功能锻炼,同时不增加术后跟腱再断裂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单根弹性髓内针治疗跖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们采用单根钛制弹性髓内针治疗10例跖骨颈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18~52岁。左足6例,右足4例。均为第2~4跖骨颈闭合骨折,简单骨折7例,粉碎性骨折3例;单发跖骨颈骨折2例,多段跖骨颈骨折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 d。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吡非尼酮对大鼠尿道损伤后狭窄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10只/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吡非尼酮组。吡非尼酮组:切开后尿道海绵体建立大鼠尿道损伤模型,按100 mg·kg-1·d-1腹腔注射吡非尼酮;模型组:同对照组构建大鼠尿道损伤模型,腹腔注射等量溶剂;假手术组:不予尿道损伤处理,但腹腔注射等量溶剂。术后2周逆行尿道造影观察尿道狭窄,留取尿道损伤组织,行HE染色观察尿道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检测胶原变化,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a-SMA和TGF-β1的蛋白表达,qRT-PCR检测大鼠尿道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mRNA的表达。结果 吡非尼酮组大鼠较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组体质量下降,逆行尿道造影显示阳性对照组大鼠尿道显著变窄,吡非尼酮组大鼠尿道较阳性对照组大鼠明显好转(P<0.05)。HE染色显示阳性对照组尿道上皮细胞增生,管腔狭窄,炎性细胞增多;吡非尼酮组病理学表现与阴性对照组相似。Masson染色显示吡非尼酮组较阳性对照组胶原纤维含量少,排列规则有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尿道a-SMA和TGF-β1表达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P<0.01),而吡非尼酮能够抑制TGF-β1和α-SMA的表达。qRT-PCR结果显示吡非尼酮能够抑制损伤组织中TNF-α、IL-6、IL-1β等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P<0.05,P<0.01)。结论 吡非尼酮可预防尿道损伤后纤维化及狭窄,并可能与抑制TGF-β1通路和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游离植皮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4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病例,所有患者均有伤口裂开、跟骨钢板外露、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均阳性,软组织缺损面积6 cm×4 cm~12 cm×8 cm.其中治疗组18例采用清创、VSD负压引流,后期VSD联合游离植皮修复;对照组16例采用清创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的方法.结果 治疗组植皮皮片均成活,伤口无再发感染坏死;术后患足功能恢复较快;而对照组中有14例患者术后无渗液,无窦道形成,细菌培养阴性;2例患者术后仍有渗液,窦道形成,细菌培养仍阳性,经再次手术清创及床边换药后伤口愈合.对照组中有13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3例皮瓣末端边缘少许淤黑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患足功能恢复较慢.结论 跟骨骨折术后伤口感染采用清创、VSD负压引流联合游离植皮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感染的简便、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和直肠给药对中、重度癌性疼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中、重度癌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46例)和B组(40例),分别口服或直肠应用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结果A组和B组的疼痛缓解率(84.8%,39/46例对82.5%,33/40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34.8%,16/46例对45.0%,18/40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直肠应用硫酸吗啡控释片控制癌性疼痛与经口给药一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TP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有关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与VEGF等在乳腺癌血管生成及进一步的恶性进展中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为今后乳腺癌的个体化和靶向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P、VEGF、在128例浸润性乳腺癌标本及24例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用CD34检测乳腺组织中的MVD,分析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TP、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TP高表达组中MVD明显高于TP低表达组。TP、VEGF的表达及MVD与TNM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TP与VEGF的表达及MVD呈正相关。TP表达率与患者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结论乳腺癌TP、VEGF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和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总结门诊常见的药患纠纷,并对其加以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加强门诊药房管理的措施。以减少药患纠纷的发生,提高医院的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