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内发现蠊缨滴虫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内检到蠊缨滴虫。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喘憋和咳嗽。CT确诊为右下肺炎。用抗生素头孢哌酮2 g和左旋氧氟沙星0.2 g静脉滴注bid治疗无效,止咳化痰中药汤剂也不起作用。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并在患者咯出的痰内检到蠊缨滴虫。停用抗生素和中药,改用甲硝唑500 mg静脉滴注bid,5 d后患者治愈。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测定三氯化铝(AlCl3)染毒小鼠血清和脾脏微量元素Zn、Cu含量,从微量元素角度探讨铝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②方法 实验用健康成龄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三氯化铝低剂量染毒组(简称低铝组)、三氯化铝高剂量染毒组(简称高铝组)。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和脾脏中微量元素锌、铜含量。③结果 三氯化铝使小鼠血清和脾脏锌含量下降。与对照组比较,低铝组为(P<0.05)、高铝组为(P<0.01);血清铜含量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而脾脏铜则上升;高铝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P<0.05)。④结论 铝可致小鼠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3.
下颈椎经椎弓根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椎弓根固定是目前能提供三柱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可靠的脊柱后路内固定,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颈椎椎弓根毗邻结构复杂,螺钉置入风险很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文章从颈椎椎弓根的形态,生物力学性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和固定系统,手术导航,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等不同研究侧面,总结国内外学者在以上相关领域,有关椎弓根固定在下颈椎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和进展,认为椎弓根固定虽然有很高风险,但通过术前精确测量椎弓根形态、术中结合各种新辅助技术、配合手感,下颈椎经椎弓根内固定的风险将降低,其在临床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4.
曹珺 《当代医学》2009,15(33):108-109
目的探讨清创术中患者病情变化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观察记录清创术中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对此进行分析。结果清创术中疼痛、情绪紧张、恐惧、轻度出血会诱发头晕、恶心、面色苍白、肢体发软、血压下降;原有疾病也会导致窒息、神志模糊。结论对一些生命体征平稳的外伤患者在手术中应加强病情观察,增加预见性和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规范接诊流程,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前路MC+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23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MC+填充自体髂骨的椎间融合器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手术平均时间50.6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5.80 m L,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未发生感染、脑脊液漏、神经器质性损伤、气管及食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均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5.23个月。无融合器脱出等病例,复查影像学显示,22例(95.65%)椎间骨质融合,椎间隙高度恢复。JOA评分术后1a改善率83.17%,优良率82.61%。15例有神经症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应用MC+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无须使用颈前钢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术后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植骨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6.
任红霞  郭欣  曹珺 《职业与健康》2010,26(12):1385-1387
目的了解新乡地区无偿献血者健康状况,为献血者招募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2月的献血者资料(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其血液中ALT、抗-HCV的检测结果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①91434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总阳性率为2.41%,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②年龄在26~40岁的献血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③ALT、HCV阳性率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自由职业者和农民阳性率高于其他职业。⑤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阳性率低于初中及以下的献血者。结论招募低危献血者是保障血液安全的重要环节,高校学生、年轻人、高中文化程度者、工作较稳定者是较安全的献血者,应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献血者、农民和自由职业者加大无偿献血知识、献血者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适龄健康的公民积极地加入到无偿献血者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7.
57例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珺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2):1188-1189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方式。方法对57例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治疗组)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有效护理,观察护理疗效,并与同期49例年龄较小的患者(对照组)比较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肺部感染、粘连性肠梗阻、切开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02%、5.26%、8.78%,对照组为10.0%、5.0%、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手术死亡,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对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护理应做到术前积极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积极防治并发症,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简要分析了BEPⅢ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常见的故障现象、原因分析以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曹珺 《贵州医药》2003,27(11):991-992
非细菌感染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 ,不少病例经多种药物治疗 ,效果不佳。我院门诊应用妈咪爱加思密达或丽珠肠乐加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均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诊断为非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腹泻[1] 。大便次数增加 (>3次 /天 )且性状改变 (为稀水样、粘液样、蛋花样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 ,治疗过程中大便细菌培养为阴性。1 .2 分组  1 1 8例患儿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 ,丽珠肠乐加思密达 (A组 ) 5 8例 ,妈咪爱加思密达组 (B组 ) 6 0例。A组中男 34例 ,女 2 4例 ;年龄 2~ 1 2个月 4 0例 ,1~ 3…  相似文献   
10.
新乡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珺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2):211-212
梅毒除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外,还可经血液传播。我国一直把梅毒抗体筛查列入献血者体检化验标准的必检项目,近年来ELISA试剂已普遍用于献血筛查,并已证实梅毒抗体阳性率逐年上升,为血液报废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了解本市无偿献血者人群中梅毒感染现状及其对血液质量的影响,笔者对本市2003-2007年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的检测情况作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