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国外焦虑障碍经济负担研究的状况及研究方法,为我国开展焦虑障碍经济负担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分为焦虑障碍人均经济负担和国家经济负担研究,将各国的研究结果转换成2006年的货币价值后,根据购买力平价统一转换成美元。结果:纳入13篇文献,其中11篇为人均经济负担研究,2篇为国家经济负担研究。焦虑障碍人均直接经济负担最低为256美元/年,最高为8829美元/年,人均间接经济负担最少为328美元,最多达到8655美元/年。只有美国进行了焦虑障碍国家经济负担的研究,约为700亿美元/年。结论:焦虑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与睡眠质量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86例ASD患儿的父母(研究组)及83名性别、年龄均匹配的健康儿童父母(正常对照组)进行调查,比较两组WHOQOL-BREF及PSQI评分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睡眠质量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ASD患儿父母的WHOQOL-BREF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各领域因子分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4.903,t=-6.931,t=-4.300,t=-6.639;P均0.001);ASD患儿父母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父母(t=4.547,t=2.545,t=2.508,t=3.479;P均0.01或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对生存质量的各领域评分均存在显著负影响(t=-2.608~-5.661;P0.05或P0.001)。结论: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及睡眠质量相对较差;且睡眠质量可能影响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伴品行行为问题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父母养育方式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与心理健康中心门诊,伴品行行为问题的ADHD患儿84例,不伴品行行为问题的ADHD患儿75例,及健康对照儿童(深圳市普通中小学的健康儿童)54例。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分别评估父亲和母亲教育方式特点。使用协方差分析首先对EMBU各因子得分在3组间进行比较,对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子进一步采用Tukey法进行两两比较,相关检验均对年龄、性别进行校正。结果EMBU量表各因子得分中,伴品行行为问题的ADHD组患儿在父亲及母亲养育方式中的"惩罚、严厉"[父亲(22.10±4.92)分比(19.40±4.01)分比(17.40±2.51)分,母亲(15.10±3.54)分比(13.70±2.78)分比(12.40±1.97)分]和"拒绝、否认"[父亲(10.60±2.49)分比(9.40±2.06)分比(8.90±1.61)分,母亲(13.90±3.28)分比(12.40±2.64)分比(11.60±2.19)分]因子两个分量表的得分明显高于不伴品行行为问题的ADHD组及健康对照组(均P<0.001)。在父亲养育方式的"过度保护"因子上,2组ADHD患儿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0.30±2.03)分比(9.80±2.13)分比(8.70±1.92)分,P<0.001];在母亲养育方式的"过分干涉"因子上,伴品行行为问题的ADHD患儿得分明显高于不伴品行行为问题的ADHD组和健康对照组[(36.00±4.64)分比(34.60±4.38)分比(33.30±4.92)分,P=0.009]。结论伴品行行为问题的ADHD患儿中,父母普遍对患儿采用过度严厉的教养方式,更多使用惩罚以及持否认和拒绝的态度。父母的养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ADHD患儿品行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了解深圳市中学生校园欺凌的流行特征及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为制定校园欺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表为调查工具,于2017年7-10月对深圳市2 10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中学生经历校园欺凌与其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418名中学生(19.9%)过去1年曾经历校园欺凌,其中326名(15.5%)曾受到传统欺凌,182名(8.7%)曾经历网络欺凌.男生、初中生、学习成绩差、父母离异、亲子关系及同伴关系差的中学生更易经历校园欺凌(x2值分别为8.89,41.56,14.83,23.42,32.26,46.75,P值均<0.05).受校园欺凌的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高于未受校园欺凌的学生,生存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得分均低于未受欺凌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4,-7.08,-6.88,-6.02,P值均<0.01).结论 中学生校园欺凌的发生率较高,欺凌事件使其产生负面情绪,降低生存质量.应加强对受欺凌学生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干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2 20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网络成瘾量表(IAT)进行调查。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学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检出230(10. 9%)名中学生曾有过NSSI行为,其中男生111人,女生119人;初中生108人,高中生122人。男生和女生(10. 3%vs.11. 6%)、初中生和高中生(11. 1%vs. 10. 8%)之间NSSI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情绪(OR=2. 58)、网络成瘾(OR=1. 65)及受校园欺凌(OR=2. 25)是中学生发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中学生NSSI行为检出率较高,抑郁情绪、受校园欺凌和网络成瘾可能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卓乐定)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为期8周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4、8周末评定PANSS量表和TESS量表.结果 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各种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显效率为88.23%,有效率64.71%,副作用主要表现为QTc间期延长、失眠、头痛、恶心、坐立不安.结论 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在深圳市三家MMT门诊随机抽取191位MMT门诊患者自评完成一般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MMT患者低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低睡眠质量的检出率为52.4%(95%CI:45.3%,59.4%);低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OR)为:无工作[2.01(95%CI:1.45,2.81)]、使用安眠药[1.89(95%CI:1.36,2.74)]、静注吸毒[3.03(95%CI:1.69,5.56)]、美沙酮维持剂量高[1.24(95%CI:1.22,1.26)]和伴随抑郁症状[2.55(95%CI:1.83,4.97)]。结论:MMT门诊患者具有较高的低睡眠质量检出率,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吸烟对华人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次数(N}IAs)和住院时间(ms)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有关吸烟与非吸烟分裂症患者与NRAs和LHS对比的研究报道,按照匹配原则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和进行数据提取。通过Meta分析计算吸烟和非吸烟患者NHAs和LHS的加权均数差(wMD)。结果:共计20项研究(包括2088例吸烟和1823例非吸烟分裂症患者)纳入Meta分析。吸烟患者的NHAs和LHS均显著高于非吸烟患者,其WMD分别为0.69(95%CI:0.43,0.96)和0.28(95%CI:0.10,0.46)。结论:吸烟可能导致华人分裂症患者NHAs增多和LHS延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482例ADHD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未共患ODD(单纯ADHD组)322例,ADHD共患ODD(ADHD共患ODD组)160例,收集两组患儿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父母养育方式量表评估得分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究父母养育方式与ADHD患儿共患ODD的关系。结果单纯ADHD组和ADHD共患ODD组父母养育方式得分(含拒绝因子、情感温暖因子、过度保护因子和偏爱因子)和一般人口学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DHD注意缺陷型患儿中,患儿年龄越大,父亲文化程度越低,共患ODD风险越大(P<0.05),而父母养育方式与共患ODD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ADHD患儿是否共患ODD与父母养育方式无明显相关性,临床工作中,应减少对ADHD共患ODD患儿父母都有养育方式不良的刻板印象,从多角度寻找共患ODD的原因,以提供合理的干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