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5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291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16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795篇
内科学   466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379篇
特种医学   2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600篇
综合类   1772篇
预防医学   619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745篇
  7篇
中国医学   589篇
肿瘤学   18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膀胱副节瘤是原发于膀胱的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膀胱逼尿肌的交感神经丛,占膀胱肿瘤的0.05%,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平均发病年龄40岁[1]。该肿瘤在病理上难以判断良性与恶性,疾病进展及预后并不十分清楚,目前临床上缺乏系统的病例研究。本院于2014年6月收治1例高龄女性患者,现结合此病例复习文献,对相关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布美他尼与呋塞米两类K~+转运蛋白抑制剂对小鼠听觉功能的影响。方法:以30只健康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10例,布美他尼处理组10例,呋塞米处理组10例。对照组小鼠不予处理,布美他尼处理组予以布美他尼处理,呋塞米处理组予以呋塞米处理。分别对各组小鼠进行听觉脑干反应检测,对比三组小鼠听觉脑干反应阀值,以及布美他尼处理组、呋塞米处理组小鼠给药前后和恢复后听觉脑干反应阀值。结果:给药后,布美他尼处理组、呋塞米处理组平均听觉脑干反应阀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布美他尼处理组平均听觉脑干反应阀值高于呋塞米处理组(P0.05)。停止给药恢复后,布美他尼处理组、呋塞米处理组平均听觉脑干反应阀值均低于给药后(P0.05),与给药前接近。结论:布美他尼K~+转运蛋白抑制剂对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1的抑制作用高于呋塞米,对小鼠听觉功能的损伤影响高于呋塞米。  相似文献   
4.
5.
出血一直是产科及妇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多年来,医师们采用包扎的方法处理一些难以控制的出血。本文报道了一种改良的标准化包扎方法,以避免传统包扎方法中的缺陷。对1例剖宫产加子宫切除术,以及3例进展期妇科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用该法进行了包扎。包扎物包括一块宽大的纱布条和一个烟卷式引流条。纱布条的一端覆盖一层可吸收止血纱布(氧化再生纤维素),纱布条的其余部分穿过一条1英寸的烟卷引流条,并紧密地折叠几次,以维持对出血区的压力。烟卷引流条的另一端,其间可见纱布条,从下腹部同侧造口处穿出。这种包扎方法,有利于持续观察判断出血…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维持肿瘤微脉管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其进行抗新生血管的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VEGF受体(VEGFR)特别是VEGFR2,在上皮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异常,使VEGF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刺激肿瘤细胞生长并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对德国10家大型综合医院妇科/产科H IV病毒感染孕妇的妊娠过程以及胎儿预后进行评价,以提供并发症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率(M TCT)方面的概况。材料与方法:对1999—2003年间,在德国10家大型综合医院妇科(产科)就诊的599例H IV感染孕妇的资料进行评价。收集以下资料:感染方式及时间、初次诊断时间、分娩方式及孕周、确诊妊娠及分娩时CD4细胞记数及病毒负荷、妊娠前及妊娠期间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情况、妊娠并发症、胎儿感染情况及一般健康状况。结果:599例妊娠中,有595例(98.3%)经剖宫产活产。55%的妊娠中出现1项或2项并发症,最常见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阐明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前列腺间质细胞进行刺激后,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与纤连蛋白(FN)合成之间的关系。作者对9例正常的前列腺,采用组织块移植模型,建立人前列腺间质细胞原代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患子宫肌瘤的年轻妇女采取手术治疗或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设计:在大学附属医院三级护理中心进行一项前瞻性研究。63例患子宫壁内肌瘤(>4cm),且欲保留生育能力的妇女,随机分为子宫动脉栓塞组或肌瘤切除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创伤、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共完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将机械吻合法用于腹腔镜辅助经阴道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以治疗直肠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方法:初步研究评估了8例采用手术治疗直肠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所有患者均使用线性及环状吻合器,进行了腹腔镜辅助经阴道直肠乙状结肠分段切除术。结果:手术平均操作时间为177.5m in,平均住院时间为4.13d。所有患者均无术中并发症出现,且吻合连续完整。术后12个月,1例患者症状部分缓解,其余7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结论:腹腔镜辅助经阴道直肠乙状结肠分段切除术,是一种用于直肠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行的外科治疗方法。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