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2002年6月~2006年2月对要求保留子宫的106例子宫肌瘤患者施行电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2年6月~2006年2月行电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06例,年龄24~45岁,平均34.68岁。其中有生育要求者16例,均为浆膜下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采用中药治疗输卵管炎阻塞性不孕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峰值骨量指矿物质在骨骼成熟期沉积于骨骼中的最大值,是人一生中的最大骨量,也是人一生中骨骼最为坚硬的时期。峰值骨量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能否达到遗传因素控制下的最佳峰值骨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故通过改善影响骨量的可控因素,如加强运动、合理的钙补充和营养、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方式可以使峰值骨量达到最高的理想值。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也是影响峰值骨量最敏感的时期,50%峰值骨量是在该时期积累的。运动是提高峰值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不同时期进行体育运动,骨所产生的适应性变化存在差异。十多年的研究结果揭示,在快速增长期进行很短时间的运动即可以使骨量发生显著性变化,对处于不同生长期的群体进行运动干预的研究揭示,青春期前和前期是运动对骨量累计影响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运动提高峰值骨量的最佳时期,但其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房冬梅 《吉林医学》2013,34(11):2195-2196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术中配合要点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需要进行子宫全切除手术的患者共78例。总结分析78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要点。结果:78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患者中,没有患者需要进行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78.2±11.9)min,手术中的出血量为(99.2±10.2)ml,住院天数为(6.9±1.2)d。78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率为17.9%。结论:手术前的充足准备以及熟知手术过程能够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提供良好的术中配合和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手术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中专护生在手术室实习的带教问题。首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接着确定带教老师。组织大家收集资料,装订成册,成为给护生讲课,带教的理论依据。然后进入实施阶段,结果取得了教与学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近几年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大剂量应用,部分人性生活混乱及浴池条件差等原因,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较高。我院以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长期,尤其是青春期进行体育运动所获得骨量的增加能否减缓增龄性骨量丢失,预防骨质疏松发生。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EBSCO全文数据库1980-01/2006-06关于运动与生长期骨量的研究文献,检索词"exercise,growing,bone",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含对生长期进行运动干预的研究文献。纳入标准:①生长期人体和动物运动对骨的干预研究。②研究目的为停训和运动量减少后的骨量或骨密度变化的研究。③全文。排除综述文献。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2篇关于运动与生长期骨量的研究文献,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0篇。资料综合:关于停训后和运动量减少后骨密度的变化,一些人体研究和动物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种研究方法均揭示,停训后坚持一定量运动可以使生长期运动所获得的增加骨量得以维持。而且由于生长期运动所增加骨量的部位和增龄性骨吸收的部位是不同的,因此认为生长期进行运动所获得骨量的增加可以维持至老年期。本文拟就运动与生长期骨量的关系作一综述。结论:生长期运动所获得骨量的增加可以维持至老年期,以对抗增龄性的骨量丢失,在预防骨质疏松发生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运动大鼠长骨骨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探讨运动对骨生长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16只5周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跑台运动组,跑台运动组进行9周间歇跑台运动,采用递增运动负荷,于第4周达到并维持每天2次、每次15分钟、中间间隔30分钟、跑速为40 m/min,于最后一次运动结束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跑台运动对生长期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方法:将24只5周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间歇跑台运动组和持续跑台运动组,每组8只。两运动组分别进行为期9周、每周5次的持续跑台运动和间歇跑台运动,后取大鼠后肢胫骨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测定。结果:两运动组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平均宽度、皮质骨宽度、类骨质表面积和类骨质厚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骨小梁分离度、侵蚀表面积则极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跑台运动组的骨小梁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间歇跑台运动组的生长板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间歇跑台运动组骨小梁体积和类骨质厚度非常显著高于持续跑台运动组,骨小梁平均宽度、类骨质面积和生长板厚度显著高于持续跑台运动组,骨小梁分离度和侵蚀表面积显著低于持续跑台运动组。结论:两种运动模式均能够通过刺激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促进生长期大鼠胫骨骨量的积累,并且间歇跑台运动对骨量积累和骨纵向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持续跑台运动。  相似文献   
10.
1病历报告产妇33岁,G3P1L1,因“停经35 2周,下腹坠胀伴阴道流水2小时”于2005年5月10日4pm入院。末次月经2004年9月6日。于1月前开始出现饮食欠佳,小便黄,查肝功正常。近5~6天出现下肢皮肤骚痒伴全身乏力,未诊治。入院查体:T 37℃、P 82次/分、R 21次/分、BP 140/90mmHg,结膜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