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术后联合普通肝素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Solitaire AB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后残余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联合普通肝素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12例(治疗组),常规双联抗血小板聚集及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10例(对照组).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1个月内症状(NIHSS评分降低≥5分为症状明显改善),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3个月后转归(mRS评分≤2分为转归良好),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1个月内症状明显改善率、3个月后转归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2比2/10和10/12比2/10),3个月内责任血管再闭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比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皮肤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术后残余血管狭窄,联合应用普通肝素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3个月后的临床结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M透明敷料贴用于预防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穿刺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为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未使用透明敷料贴患者80例,观察组为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使用3M^TMTegaderm^TM透明敷料贴固定动脉鞘患者120例。分析患者出现动脉鞘管折断、造影管折断、股动脉痉挛、穿刺处淤斑以及皮下血肿等并发症情况,评估使用3M透明敷料贴固定动脉鞘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观察组动脉鞘管折断、造影管折断、股动脉痉挛、穿刺处淤斑以及皮下血肿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8%(7/120)比26.2%(2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M透明敷料贴价格低廉,安全性好,应用于固定股动脉穿刺鞘管可以有效减少股动脉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且操作方法简单,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硫酸亚铁单药治疗与联合应用普拉克索对改善缺铁性贫血继发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缺铁性贫血继发不宁腿综合征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亚铁300 mg口服,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普拉克索(起始量0.125 mg口服,每晚1次,后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耐受程度逐步加量,最大剂量至0.5 mg口服,每晚1次)。于治疗前和治疗4、12周后分别进行全面评估:包括IRLS评分、Epworth睡眠评分量表(ESS)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4、12周后IRLS评分及E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IRL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SS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硫酸亚铁或联合普拉克索均可改善缺铁性贫血继发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不宁腿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联合用药效果优于硫酸亚铁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站式CT扫描对颈内动脉夹层(ICAD)致急性缺血性卒中内科保守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180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行一站式CT扫描检查确诊的ICAD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侧支循环好、脑组织灌注好的患者16例(研究组),侧支循环差、脑组织灌注差且拒绝介入手术开通的患者21例(对照组),均进行静脉溶栓或抗凝治疗,评估入出院NIHSS评分改善情况、3个月后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半年时血管再通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结果 2组入出院时NIHSS评分变化,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3个月后临床预后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高灌注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一站式CT扫描评估ICAD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侧支循环及脑组织灌注情况,于对于侧支循环开放、脑组织灌注好的患者及早行溶栓或抗凝治疗,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线粒体脑肌病是一组由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的多系统疾病,临床上较少见且容易误诊,现报道本科收治一家系二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并文献复习。1临床资料先证者,女性,21岁。以"头痛、找词困难6 d"入院。门诊头颅MRI示"左颞叶异常信号,增强未见异常强化"(图1)。入科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意识清醒,运动性失语,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R灌注成像对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本院2012年9月~2015年2月对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MR灌注成像技术检查,筛选出灌注差的患者44例,其中研究组予进行球囊扩张术或/和支架成形术,共18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3.48±16.27)岁; 对照组为拒绝介入手术或因经济、血管路径差、存在介入手术禁忌症等原因无法行介入手术的患者,共26例,年龄44~82岁,平均年龄(60.98±21.75)岁。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出现责任血管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共2例,均为脑梗死,其中1例为支架置入术后急性血栓形成所致; 对照组患者出现责任血管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共9例,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脑梗死6例。研究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死亡0例,对照组患者2例因大面积脑梗死、脑疝死亡,2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通过MR灌注成像对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筛查,对灌注明显下降等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积极的介入干预治疗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且该检查快速、准确、几乎无创、安全、无辐射。  相似文献   
7.
神经介入作为目前脑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诊疗手段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开展,也是我院神经内科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而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尽早恢复脑血流灌注能够有效地抢救缺血半暗带脑组织,显著降低病死率、致残率。2012年9月~2013年7月,解放军180医院神经内科对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Solitaire AB支架动脉取栓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成人癫痫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研究,选择33例成人癫痫患者为试验组、36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试验组在VPA治疗前、治疗6mo后和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致动脉粥样硬化率(TC/HDL-C和LDL-C/HDL-C)、体重指数(BMI),并进行比较。结果(1)试验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所有检测参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6mo后TG、TC/HDL-C、LDL-C/HDL-C和BMI较对照组增高,HDL-C有减低趋势,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2)试验组治疗前、后进行自身对照分析,治疗后TC、LDL-C、TC/HDL-C、LDL-C/HDL-C、BMI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HDL-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而TG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VPA治疗前后血脂谱和BMI的变化与各种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平均VPA剂量等)的相关性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VPA可导致成人癫痫患者脂质代谢异常和BMI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站式CT灌注(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扫描对颈内动脉夹层(ICAD)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本研究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一站式CTP联合CTA扫描筛查出的ICAD致AIS且代偿差患者共39例,其中观察组17例,均急诊行ICAD闭塞处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形术,若合并远端大血管栓塞者予行Solitaire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对照组为不同意介入手术或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22例,选择静脉溶栓或/和抗凝治疗。结果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入院时NIHSS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对比,(P0.05)。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月后临床预后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高灌注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对比剂过敏、造影剂肾病等介入操作相关性并发症。结论通过一站式CTP联合CTA扫描从超早期AIS患者中筛查出ICAD致AIS且侧支循环差、代偿不足的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既能有效地提高闭塞血管的再通率,且明显改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及远期临床预后,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在预防全脑血管造影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1—2014-12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88例,DSA检查前3d开始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qn;氟伐他汀组92例,DSA检查前3d开始服用氟伐他汀钠胶囊40mg,qn。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肾功能、肝功能、肌酶变化及CIN的发病率。结果阿托伐他汀组在预防全脑血管造影术后CIN的有效性方面较氟伐他汀组效果更好,阿托伐他汀组术前后Scr、Ccr变化值与氟伐他汀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IN发病率分别为对照组11.4%(10/88),常规组17.3%(16/92),阿托伐他汀组的CIN发病率小于氟伐他汀组(P0.05)。2组术后7dALT、AST、CK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升高(P0.05),但氟伐他汀组手术前后ALT、AST升高值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全脑血管造影术后CIN方面,阿托伐他汀较氟伐他汀更能有效地减轻造影剂对肾功能的损害,明显降低全脑血管造影术后CIN的发病率,而且对于肝脏的损害更轻,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