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大鼠面神经缺血损伤后面神经元中PAR-1、Src及Src磷酸化(p-Src)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外科手术方法阻断大鼠鼓室段岩动脉导致面神经缺血损伤后,取60只SD大鼠,通过腹腔注射水蛭素,运用免疫印迹、RT-PCR方法对假手术组(SH)、岩动脉阻断损伤组(PAI)、PAI+生理盐水组(NS)、PAI+给药组(水蛭素)大鼠检测面神经核团中PAR-1、Src及p-Src的表达变化。结果 WB及RT-PCR结果显示,SH组各时间点(12、24、72h)PAR-1、Src、p-Src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I与PAI+NS组各时间点PAR-1、Src、p-Src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与PAI+NS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AI+水蛭素组PAR-1、Src、p-Src表达水平与PAI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相关分析显示,面神经缺血损伤后PAR-1表达水平与Src磷酸化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84,P〈0.01)。结论大鼠面神经缺血后,PAR-1表达水平不断增加,引起Src及其磷酸化表达水平增加,抑制PAR-1表达后,Src及其磷酸化表达水平下降。说明在面神经损伤和修复中PAR-1对Src及其磷酸化水平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面神经缺血损伤后面神经元内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5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25只)和面神经缺血组(25只),后两组又根据时间分为术后1、3、7、14、21 d 5个亚组,每亚组5只大鼠。显微手术阻断大鼠鼓室段岩动脉建立大鼠面神经缺血损伤模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面神经核丙二醛(MDA)含量;利用免疫印迹法测定面神经元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和磷酸化CREB(p-CREB)表达水平。结果面神经缺血后,面神经核MDA含量先增高,7 d达峰值,随后降低;而面神经元Mn SOD和p-CREB表达水平先降低,7 d达最低值,随后逐渐增高。面神经缺血组每个时间点MDA水平、Mn SOD和p-CREB表达水平均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而假手术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面神经缺血损伤后造成面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导致p-CREB水平先降低后增高,p-CREB水平的增高可降低ROS对面神经元的氧化损伤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荧光造影辅助下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荧光造影辅助下CEA治疗的4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典式CEA,术中持续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脑血流动力学情况;使用吲哚菁绿(ICG)造影和FLOW 800分析,蔡司P900显微镜下观察内膜剥脱前后颈动脉荧光显影。结果 手术效果良好39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中TCD监测和ICG荧光造影显示术侧颈动脉血流通畅,出院前CTA检查显示术侧颈动脉通畅。术后1、6个月复查CTA,3例出现再狭窄,其中2例狭窄程度40%~60%,1例出现同侧颈外动脉重度狭窄,但无症状。结论 CEA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应用ICG荧光造影对预防脑缺血或过度灌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