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儿童家长对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1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 PCV13)的支付意愿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潍坊市36个预防接种门诊选择<3月龄儿童的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家长PCV13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在纳入的990名儿童家长中,愿意支付全部PCV13接种费用、愿意支付部分费用、拒绝支付费用分别占76.87%、14.34%、8.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在农村、家庭人口数≥6人、认为肺炎球菌性疾病(Pneumococcal disease, PD)危害一般或小和认为PD易感性一般或小的儿童家长支付意愿低[OR(95%CI):0.50(0.33-0.76)、0.60(0.36-0.98)、0.48(0.26-0.90)、0.62(0.44-0.87)];家庭年收入≥15万元、愿意给孩子接种自费疫苗的儿童家长支付意愿高[OR(95%CI):2.90(1.61-5.23)、6.07(3.95-9.33)]。结论 潍坊市儿童家长的PCV13支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中国1990—2019年丙型肝炎(丙肝)所致肝硬化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制定针对性的丙肝所致肝硬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2019)中1990—2019年中国丙肝所致肝硬化相关数据,利用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指标,采用R软件ggplot2包与全球各级社会人口学指数(SDI)地区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使其结果可视化,分析丙肝所致肝硬化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1990—2019年间,我国丙肝所致肝硬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病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死亡率与患病率逐渐上升。中国男性及5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面临疾病负担较严重。与全球不同SDI等级地区相比,自1996年后,中国伤残损失寿命年(YLDs)、早死损失寿命年(YLLs)、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均处于最低水平。饮酒和药物滥用是导致我国丙肝引起的肝硬化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结论 丙肝所致肝硬化造成的伤残负担增大,尽管其所致的过早死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仍为疾病负担的主要来源。加强对丙肝的预防和控制,减少饮酒和药物滥用两种行为危险因素是防治工作的...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康复难度大、复发性高是其特点,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分裂症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精神分裂症的认知行为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现通过复习精神分裂症认知行为治疗的相关文献,从研究现状、存在的障碍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应用认知...  相似文献   
4.
在老龄化问题研究中,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老龄化理念,“成功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有意义的老龄化”等理念依次出现、并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演变趋势。我国应适时适度地借鉴国际老龄化的先进理念,完善老龄健康领域的应对策略,推动老龄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国康复治疗人力资源的研究现状,为加强康复治疗师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有关康复治疗人力资源的文献,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起至2021年。运用文献计量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4篇,首篇出现于2004年,2017年后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文献来源以普通期刊为主,研究范围以省域和地市为主,研究机构以学校为主,研究类型多为调查研究。东部地区研究数量多于西部,论文合计被引率较高。结论:当前我国康复治疗人力资源研究数量有待提升;研究机构与研究内容有待丰富;研究地域分布失衡,康复治疗人才教育层次及培养培训有待完善。有关部门应推动该领域学术研究不断深入全面,完善康复治疗师教育及培训制度,持续丰富服务项目,深化机构间合作,并加快解决地域及机构配置差异问题。同时适当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康复治疗师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情绪启动下反应抑制的特点。方法纳入36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以情绪视频作为情绪启动材料,采用经典Stroop范式(任务1)、Stroop范式变式(任务2)、经典Stroop范式与Go/Nogo范式相结合(任务3)3项任务对患者在正性、负性、中性情绪启动下的反应抑制进行测评,观察指标为反应时、正确率与Nogo错误率。结果患者在任务1中,反应时、正确率情绪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任务2中,正性情绪反应时高于中性情绪反应时[(1690.36±825.97)ms vs.(1429.76±657.93)ms,P=0.028]。任务3中负性情绪Nogo错误率高于正性情绪Nogo错误率[中位数12.50%(0,20.31%)vs.9.37%(6.25%,12.50%),P=0.019]。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在不同情绪启动下、不同任务中反应抑制能力不同,相比Stroop范式任务,负性情绪在Go/Nogo范式任务中对反应抑制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