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射液目前被临床广泛用于抗病毒,调节免疫治疗。近年来报道的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有迟发性严重静脉炎、过敏性休克、少尿、药物热、溶血性贫血、喉头水肿、急性荨麻疹、剧烈头痛等。提示临床应用中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林可霉素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中林可霉素不良反应报告的情况 ,了解林可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方法 :国内林可霉素不良反应病例 196 0年~1997年的来自于《药物不良反应 196 0~ 1997多媒体光盘》 ;1998年~ 2 0 0 1年的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得。国外 196 0年~ 2 0 0 1年的林可霉素不良反应病例通过检索MEDLINE数据库获得。结果 :国内 196 0年~ 2 0 0 1年文献资料中共检索出 16 4例林可霉素不良反应病例 ,最多见的是休克样反应 ,亦是主要致死原因 ;国外 196 0年~2 0 0 1年共 772例林可霉素病例报告 ,最多见的是伪膜性肠炎 ,也是主要致死原因。结论 :林可霉素不良反应国内外存在一定差异 ,我国以休克样反应为最常见 ,与剂量偏大有关 ,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威替米星注射液的生物学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将威替米星注射液置于不同条件下考察其稳定性,采用微生物法和无菌检查法对放置样品的效价稳定性及是否长菌进行检测。结果:本品经高温试验(60.0±s2.0)℃10d,光照试验(4500lx)10d,加速试验[相对湿度(75±5)%,(40.0±2.0)℃]6mo,长期试验[相对湿度(60±5)%,(25.0±2.0)℃]12mo,其效价均未有明显变化,无菌检查亦符合规定。结论:本品在各放置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林可霉素(lincomycin,洁霉素)是由链霉菌(streoptomyces lincolnensis)产生的一种碱性抗生素,我国临床使用量比较多,临床使用时间比较久,目前,滥用、超剂量用药现象比较普遍,不良反应日益严重。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心律紊乱、再生障碍性贫血、视觉损害、伪膜性肠炎,严重者可引起休克。本文综述了林可霉素的化学性质、生物学特性、药代动力学、药物剂型和剂量、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穿琥宁注射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抗病毒和广谱抗菌的双重作用。近年来报道的穿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有腹痛、腹泻,过敏反应伴脑水肿、严重呼吸困难、哮喘样发作伴休克、药物热、惊厥、肌肉震颤、寒战发热、皮疹、白细胞锐减、血小板减少等。在临床应用中应当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7.
指南的由来:2007年4月受WHO西太区委托,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牵头,启动27种疾病指南编写工作。我们承担IgA肾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分课题工作。IgA肾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由我牵头组织编写,在收集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指南,结合专家经验和国内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该指南在以往工作基础上,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医务人员专业背景差异对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为拓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监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上海地区数据库中11306条报告记录,导入AC-CESS分析,比较各种专业医务人员ADR呈报的特点,包括ADR性质、涉及药品、累及组织器官、潜伏期等。结果:医生的报告占总报告数的66.06%,高于护士(25.93%)和药师(8.00%)。肝胆系统损害在医生、药师中的报告分别占1.13%和0.86%,护士没有对该系统损害的报告。抗菌药在不同专业医务人员的报告中均占总报告量的60%左右,列于第一位。抗分枝杆菌药物在医生的报告中占2.64%,显著高于药师和护士的报告(0.31%,0.41%)。医生、药师、护士所报告的ADR的平均潜伏期分别为9,7,2d。结论:不同专业的医务人员ADR报告有着其自身的特点,认识、发现ADR的角度也有不同。在ADR的辨认和识别的过程中,医师较多受到反应的药源性特征、体检和实验室诊断检查的提示,药师较多受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提示,而护士较易受到ADR发生时间提示的影响。应用数据志愿报告的数据,必须慎重和科学。  相似文献   
9.
聂莉芳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肾脏病学科带头人.从事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研究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慢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等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现撷其验案4则如下,与同道共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3~5期非透析住院患者血钾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共纳入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住院的CKD 3~5期非透析患者308例,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型,分析中医证型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CKD分期、血钾水平、高钾血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因风动证及热毒证比例极少,故未纳入分析,纳入分析的患者298例。虚证中,脾肾气虚证70例、肝肾阴虚证41例、脾肾阳虚证57例、气阴两虚证93例、阴阳两虚证37例;阴阳两虚证患者eGFR和CKD3期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其他证型者(P均<0.05)。脾肾气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患者血钾水平和高钾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其他证型者(P均<0.05);阴阳两虚证患者血钾水平和高钾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组(P均<0.05)。兼实证情况中,无兼证28例,兼实证270例,其中湿浊证53例、湿热证45例、瘀血证43例、湿浊+瘀血证60例、湿热+瘀血证69例;不同兼实证情况之间eGFR及CKD分期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湿浊+瘀血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