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肌电图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肌电图引导下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46例(肌电图引导组)和非肌电图引导下治疗48例(非肌电图引导组)面肌痉挛患者,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肌电图引导组有效率100%(46/46例),不良反应率21.74%非肌电图引导组有效率95.83%(46/48例),不良反应率47.92%。结论:肌电图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多点注射治疗面肌痉挛更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FLAIR)预测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并指导溶栓治疗.方法 对发病时间已知的患者行MR DWI和FLAIR成像,分别统计分析其阳性结果与发病时间的关系,并寻找一个切点,如果这个切点以内的患者绝大多处于发病6h以内,则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结果 63例患者DWI序列在发病6h以内阳性率为90.00%,6h以后阳性率100%,FLAIR序列在发病6h以内阳性率为9.09%%,6h以后阳性率96.08%.结论 在无法获得发病时间时,若DWI为阳性,FLAIR为阴性的患者则大多处于发病6h内(溶栓时间窗内),对这部分患者可进行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管内治疗合并药物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康华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100例AIS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机械取栓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机械取栓联合尤瑞克林+依达拉奉的方式进行治疗。调查统计两组患者致死行颅内出血、2周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善程度及90 d的磁共振波谱(MRS)评分等,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时间等各项指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时间、术前NIHSS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2周后NIHSS改善率高于对照组;90 d的MRS低于对照组;致死性颅内出血患者例数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血管内治疗合并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对AIS患者进行治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降低致残性及较高的安全性,但该技术依然面临血管内治疗患者的筛选、术前侧支循环的评估及手术技术的提高等较多问题,多模式影像的开展有望改善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小剂量多时相CTA联合CTP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侧支循环及其预处理效果.方法:选取80例大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AIC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低剂量多时相CTA检查联合CTP检查,评价侧支循环并同取栓治疗3个月后的预后评分进行观察,对比单时相CTA、多时相CTA、多时相CTA联合CTP对侧支循环评价及预后评价的一致性.结果:58例患者在3个月后进行影像检查及随访复查,结果显示单时相CTA、多时相CTA、多时相CTA联合CTP评价侧支循环良好分别为25例、30例、36例,不良为33例、28例、22例,3个月后预后分别为良好22例、29例、34例.多时相CTA与CTA和CTP联合多时相CTA评估侧支循环及预后的一致性明显更.结论:针对AICI,应用低剂量多时相CTA联合CTP对侧支循环及预后的评价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替普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羟乙基淀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OPG、sTRAIL血清水平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OPG和sTRAIL血清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OPG和sTRAIL血清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其中试验组在治疗后12 h、24 h及14 d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以显著下调血清OPG和sTRAIL水平,改善神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溶栓时间窗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将发病<3 h溶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发病3-6 h溶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 d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 d,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9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6 h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较好效果,但在发病后的3 h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更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预后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72h内动态检测降钙素原在不伴感染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08—2014-08我科诊断为急性脑卒中且符合条件的78例患者,分别在其发病24h、48h、72h检查血清PCT与CRP浓度,比较其升高程度并分析PCT与神经功能损伤的联系。结果 PCT值在发病24h时明显高于正常上限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指标在72h才出现显著升高(P0.05)。对两项指标的升高者进行分析发现,PCT在24h、48h的升高例数明显高于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72h时,两项指标的升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24h、48h时,各NIHSS组PCT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病72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已十分明显,但对不伴感染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动态检测也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0层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19例640层CT脑血管成像表现及与脑血管造影(DSA)及手术所见对比。结果共检出血管狭窄和闭塞56例,动脉瘤56例,血管变异61例,烟雾病9例,动静脉畸形10例,静脉窦血栓形成3例,原始舌下动脉1例,正常脑血管53例,其中6例与DSA相符,31例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 640层CT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具有安全、准确、快速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对其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我院2012-03-2014-06收治的癫痫患儿中选取7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余37例为对照组,采用托吡酯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的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观察分析2组临床疗效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89.1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治疗组的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M,IgG)进行对比后发现,各项数据在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为16.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能够有效控制癫痫患儿的临床症状,用药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能够对患儿的免疫功能起到调节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儿的免疫功能,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