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剖方法赋予了脏腑以形态、功能(部分)上的内容,是脏象学说创立的基石;整体认识方法阐明了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及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内在机制,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黑箱方法使象与脏之间建立起相对确定的对应关系,为发展以“黑箱控制”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奠定了基础,直觉思维方法将脏腑外延扩展至天地阴阳,中医脏腑至此完全丧失了其解剖学上的属性,而成为各种功能状态的抽象;朴素系统方法使“四时五脏阴阳”的脏象系统得以建立,并产生了只存在于整体水平的、具有不可还原性的新属性、新功能。中医脏腑嬗变为五种功能状态的抽象,本质上成为一种符号或模型。  相似文献   
2.
西医教育模式对中医基础学科体系形成的影响及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代中医学界为争取中医教育加入学校系统,仿照西医学科体系框架设置中医课程;为沟通中西医,适应时代潮流,以西医为参照系整理构建出中医基础学科体系的雏形;中医高等教育承袭了近代中医教育的模式及课程体系,是造成中医后继乏人、乏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名医叫周广。据说他只凭观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便可知其有病无病、病轻病重。唐玄宗听说周广的医名以后,便派人将周广请到了京城,并叫人从后宫找来一个有病的宫女,想试试周广的医术,是否真像传说中的那么高明。周广被召进宫。来到宫女的房间时,大概是下午四点左右。只见宫女懒洋洋地躺在床上,并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周广在屋里屋外转来转去,走了好几圈,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相似文献   
4.
清朝的时候,有一户姓李的人家,家里世代为农。有一年,李家的儿子乡试榜上有名,父亲非常高兴。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李家的儿子又一举通过会试,之后殿试考上了进士。父亲高兴得不得了,逢人便夸,有时竟然放声大笑。  相似文献   
5.
北宋时,有一个叫王贶的读书人,跟随当时的名医宋毅书学习医道。由于他急于求成,还没有出师就外出游历行医,弄得自己处境非常艰难。  相似文献   
6.
以中医经络学说、脏腑"开窍"理论为例,并结合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过程,认为"中医理论主要从实践中来,其规律是从临床实践总结经验,再用于临床实践,然后在理论方面进一步升华"的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涉及周代医官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解析,得出了不同于一般观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膀胱与胞是两个紧密相连但功能不同的器官,膀胱贮藏津液,胞储存尿液;膀胱无上口,水液是循下焦渗入膀胱的;胞就是现代解剖学的膀胱,中医膀胱指的是覆盖于膀胱上的腹膜。只有如此,才能解释位于现代解剖学膀胱(中医谓之胞)之外且与之紧密相连的中医学的膀胱,古人是如何将其确立为腑的,且言之凿凿地认为“胞居膀胱之中”;也才能解释为何会产生膀胱藏津液、胞贮尿液这样的迥异于西医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1肿瘤介入治疗存在的问题肿瘤的介入放射学治疗通常包括经动脉灌注抗癌药物、动脉栓塞和化疗性栓塞三种方法。其理论依据主要是;①全身性化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可能与抗癌药物进入癌组织太少有关,而通过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则可使高浓度的抗癌药物直接进入癌组织;②全身性化疗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而限制了其用量,经动脉灌注则首先作用于癌组织,使药物的毒副作用明显减轻,因而可进一步加大抗癌药物的用量;③肿瘤的营养供给主要来自动脉,利用不同性质的栓塞剂阻断其近端和(或)远端供血动脉.可使肿瘤缺血、坏死(或凝固);④经动脉灌…  相似文献   
10.
关于“孰主神明”的争鸣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主神明”观念的形成,乃是由心之于身,犹君主之于社稷国家的观念推论而来;在中医学中,脑连属于脏腑的“资格”都不具备,也就更谈不上将“主神明”的功能赋予脑了,故“脑主神明”“纵然能说必不能行”;“心脑共主神明”既无必要,也不可行。并对中医界热衷于“脑主神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