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氯胺酮对大鼠丘脑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Sprague Dawley(SD)大鼠32只,雌雄不限,体重200-300g。随机分为四组(n=8):组I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kg腹腔注射;组Ⅱ、组Ⅲ和组Ⅳ分别给予氯胺酮35ml/kg,100ml/kg和200ml/kg。组I和组Ⅱ在用药后5min后断头取材,组Ⅲ和组Ⅳ在大鼠翻正反射消失后立即断头取材。在低温操作箱内生理盐水冰面上取脑,以分光光度法测定NOS活性和NO量,Lawry法测蛋白含量。结果:大鼠腹腔注射氯胺酮35ml/kg后,其丘脑的NOS活性和NO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腹腔注射氯胺酮100ml/kg和200ml/kg后,NOS活性明显降低,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44.3%和40%(P<0.05)和P<0.01),NO量也明显减少,分别较对照组减少了42.9%和47.1%(P<0.05)或(P<0.01);且这两组的NOS活性和NO量也明显低于氯胺酮35ml/kg组,NOS活性分别降低了47.3%和43.2%(P<0.01),NOS量降低了47.4%和51.3%(P<0.01);此两组之间相比较,丘脑的NOS活性和NO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在氯胺酮的中枢作用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环孢素A结合蛋白(CyP)是一个广泛分布、高度保守的新发现的蛋白质家族。它有肽酰脯氨顺反异构酶活性,能催化蛋白质的折叠、装配及转运,调节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介导环孢素A的免疫抑制作用。本文就CyP家族的分布、分类、结构特征以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AS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所有患者均有高强度训练史,其中3例有明确外伤史;因训练后腰背部疼痛伴晨僵就诊5例,因训练后腰腿痛就诊3例,因腰部及臀部疼痛、外伤后腰背部疼痛就诊各2例,因腰部及髋部疼痛伴晨僵就诊1例;2例伴有关节外症状。脊柱叩击痛并活动受限8例,骶髂部压痛7例,Schober试验阳性9例,"4"字试验阳性6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5例。本组误诊时间9个月~7年,平均(17.80±25.42)个月,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误诊为腰肌劳损、软组织损伤各2例,误诊为骶髂关节损伤1例,均予相应处理。后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确诊为AS,均予理疗、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其中1例予以口服中药治疗;12例予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塞来昔布等药物治疗,其中5例加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皮下注射。12例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其中1例出现腰骶部融合强直,11例病情稳定。结论 AS起病隐匿,加之军人常因训练伤掩盖了AS的症状,且基层医师对炎性腰背痛认识不足,进而误诊。  相似文献   
5.
报告1例手部幼虫移行症。患者男,45岁,园丁,左手曲折线状红色皮损伴瘙痒20余天。专科情况:左手无名指、小指近端扭曲蜿蜒的线状红色皮损,一端为炎症后色素沉着,一端为散在丘疹。病理组织检查示:表皮棘层及真皮浅层水肿,真皮及皮下组织内见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伴灶状坏死。诊断:手部幼虫移行症。治疗:予口服阿苯达唑及左旋咪唑,1周后皮疹消退,遗留炎症后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6.
我们将中药油剂用于肛周脓肿、肛瘘创面换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肛周脓肿、肛瘘580例,男300例,女280例;年龄15~9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0例。每组低位肛瘘70例、高位肛瘘70例,表浅肛周脓肿75例,深间隙肛周脓肿75例。手术方法采用肛周脓肿一期切开根治术、肛瘘切除术、瘘管剔除术。治疗组辅助使用中药油剂改进换药,中药油剂(五倍子、黄连、牡丹皮、芝麻油、蛋黄油、全蝎、冰片)由我院制剂室生产。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我的右手食指突然肿了起来,第二指节不能弯曲,去医院也没查出病因,只好吃一些消炎药控制病情。没想到,几个月后我的左手也肿了,更可怕的是双脚也开始疼痛,到最后,连走路都成了问题,可谓是“步履维艰”,短短的一段路要休息几次才能走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氯胺酮使用对扣带后回c -Fos与磷酸化的转录因子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的影响.方法 成年昆明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腹腔注射50、100、200 mg/kg组以及生理盐水组,5d给药1次,共注射6次后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取脑、30μm冰冻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Fos和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AMP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的表达.结果 ①扣带后回和压部后皮质有一定的c -Fos与pCREB基础;②氯胺酮慢性使用扣带后回神经元的c-Fos表达减少,50 mg/kg组、100 mg/kg组、200 mg/kg组分别下降到生理盐水组的80%、43%和37%.而pCREB的表达增加,50 mg/kg组、100 mg/kg组、200 mg/kg组分别增加到生理盐水组的180%、195%和170%.结论 慢性氯胺酮使用抑制昆明小鼠扣带后回神经元c-Fos表达,其抑制可能与pCREB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环孢素A结合蛋白(CyclophilinCyP)是一个广泛分布、高度保守的新发现的蛋白质家族。它有肽酰脯氨顺反异构酶活性,能催化蛋白质的折叠、装配及转运,调节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介导环抱素A的免疫抑制作用.本文就CyP家族的分布、分类、结构特征以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2001年以来,本文作者对28例后牙纵裂患者采用面M型钉固位修复保存患牙,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后牙纵裂患者28例共32颗患牙,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23~50岁;上颌第一磨牙15颗,下颌第一磨牙12颗,上颌第二磨牙3颗,下颌第二磨牙2颗。32颗纵裂牙中26颗纵裂前曾行牙体治疗,其中塑化治疗10例,根管治疗者16例,活髓牙6例。纵裂均为咀嚼或咬硬物所致。纵裂牙牙周组织正常,无叩痛,牙周无红肿,无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