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毒性脑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青少年居多,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且本病发病急,易导致后遗症的发生,早期诊治对保护脑功能、减少后遗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现对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46例病例诊治及转归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2002-01~2005-01低血糖反应误诊为脑梗死18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晓朋  王惠芳 《当代医学》2011,17(31):33-34
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鉴于脑卒中的发生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多有偏瘫、失语、生活不能自理等后遗症,所以对于脑卒中,在一级预防尚不是很完善的我国,发生后及时的救治和其后的康复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康复治疗,对于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存在很多争议的脑卒中来说,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经验.方法 对1998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312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60例发生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9.2%,死亡率48.3%;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病人的生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但术后再出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痛死率.手术时机的选择及超早期止血治疗、术中妥善止血、术后保持血压平稳等综合治疗是减少再出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外伤导致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脑外伤后脑梗死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中结果成活30例,死亡6例.成活的病例经半年以上的随访,恢复良好19例,中、重残9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 重型脑外伤患者容易并发脑梗死,重视脑外伤的早期救治是预防和治疗脑外伤后脑梗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及治疗,探讨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以200例脑梗死组及200例非脑血管病组为研究对象,检测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程度;将非脑血管病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阿司匹林及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另一组单用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1年后复查颈部血管超声,对比治疗前后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同时观察1年中两组干预治疗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在脑梗死组为70%,非脑血管病组为28%;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在脑梗死组22%,非脑血管病组为6%,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与非脑血管病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P〈0.01);经干预治疗后在治疗组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内部回声增强;对照组中粥样硬化斑块大小变化不明显;1年中治疗组中脑梗死的发生率为8.7%(2/23),对照组为37.5%(9/24),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病关系密切,对其进行干预性治疗可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以卒中为首发症状的颅内肿瘤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肿瘤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症状隐匿,常以神经症状就诊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现将我院199801~2004-01以卒中为首发症状,后经CT或MRI检查及术后病理确诊为颅内肿瘤1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辽宁省丹东市40岁及以上城镇居民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现状,评价相关影响因素,为本地区的高血压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丹东市振安区的2098例40岁及以上常住城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分析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丹东市城镇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高...  相似文献   
9.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前下动脉(AICA)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ICA梗死绝大多数以眩晕、小脑性共济失调为首发表现,第Ⅷ对颅神经受累是其特征性表现。MRI上表现为桥脑外下侧或(和)小脑中脚区域的梗死。AICA梗死预后较好,但有可能进展为基底动脉梗死。结论AICA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MRI,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瑞替辅酶(r-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早期脑栓塞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例急性脑栓塞患者,均应用0.9%氯化钠溶液10mL+瑞替辅酶(r-PA)18mg静推。半小时后再重复静脉给药1次。同时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30mg,每日2次。比较溶栓前以及溶栓后半小时、24h、14d神经功能评分(NIHSS)及疗效评定。24h后复查MRI,若梗死灶直径≥3cm,或梗死面积≥20cm2,加用甘露醇、甘油等脱水治疗。1个月后行改良Rankin评分。结果 8例均通过瑞替辅酶(r-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1例因口腔牙龈出血未重复用药。7例2周后NIHSS评分均明显改善,1例用药后无效。结论只需严格掌握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适应证及禁忌证,应用瑞替辅酶(r-PA)联合依达拉奉在早期脑栓塞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