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延髓外侧综合征1895年由Wallenberg首次报道,又称Wallenberg综合征,经病理证实为供应延髓外侧及小脑后下部的小脑后下动脉血栓所致。随着磁共振成像(MRI)在临床的应用,本病报道渐多。但其临床与影像的相关性报道少见。现将34例临床与影像报告如下,并作对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2.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BS)我院自 1997年以来共收治 4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例 1,女 ,72岁 ,既往 :高血压史 10年 ,患者于1999年 7月 2 7日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 ,视物旋转 ,视物双影 ,伴恶心呕吐 ,胡言乱语 ,出现幻觉 ,并出现意识障碍 ,每次 6~ 8小时 ,呼之不应 ,其间呈嗜睡状态 ,进食困难 ,小便失禁 ,四肢能自主活动。查体 :血压 2 4 /13kPa ,嗜睡 ,双瞳孔直径 3 0mm ,右瞳孔光反射迟钝 ,双眼右侧视野偏盲 ,双眼球上视受限 ,右眼球下视受限 ,无面、舌瘫 ,四肢肌力Ⅳ 级 ,感觉正常 ,双侧Babinski征 ( ) ,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压水平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09例AI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并均在发病后72h内给予治疗。A组和C组分别予生脉注射液和葛根素注射液静滴,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洛汀新降血压治疗。观察各组患者血压变化,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的例数。结果:治疗后A组平均血压明显高于C组(P<0.01)。三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A、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1,P<0.05)。B组神经功能缺损加重例数明显多于A组,两组间差异显著(χ2=7.04,P<0.01)。A、B、C三组总体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3.3%、30.3%和33.8%,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AIS急性期降压治疗可增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恶化的风险。生脉注射液可减缓急性期后的血压下降,且与葛根素注射液一样安全、有效。关于急性期提高血压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1.1一般资料:10例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LIS)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年龄49~65岁,平均58岁。其中≤49岁1例.50-59岁4例,≥60岁5例。  相似文献   
5.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因基底动脉尖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一组症候群,常引起中脑、丘脑、丘脑下部、枕叶、颞叶及小脑梗死,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及眼球运动障碍、偏瘫及感觉障碍。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2例病人,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肺部感染是老年脑出血患者主要且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脑出血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老年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之相关因素,以便更好地控制和预防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提高救治水平,改善其预后,现将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因基底动脉尖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一组症候群 ,常引起中脑、丘脑、丘脑下部、枕叶、颞叶及小脑梗死 ,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及眼球运动障碍、偏瘫及感觉障碍。现报道我院收治的 12例病人 ,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  相似文献   
8.
海洛因中毒所致的海绵状白质脑病近年来陆续有报道。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syndrome,TOBAS)是因基底动脉尖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一组症候群,常引起中脑、丘脑、丘脑下部、枕叶、颞叶及小脑梗死,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及眼球运动障碍,偏瘫及感觉障碍。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2例病人,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5例。年龄48~72岁,平均62·4岁。均为卒中样发病,发病后2h~1d入院者9例,发病后3、7、16d入院者各1例。临床表现:发病后表现为眩晕、呕吐11例;意识障碍9例;瞳孔不等大8例;眼睑下垂及眼球运动障碍9例;视物变形3例;同向性偏盲1例;不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方法对504例住院脑梗死患者的头颅CT和/MRI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无症状脑梗死102例,病变通常为腔隙性或位于大脑皮质静区和非优势半球的枕叶或顶枕区,部分患者表现为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头晕、轻微头痛,眩晕,一过性肢体麻木或乏力、语言不清等。结论应充分认识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