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002-09~2006-08我们对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灯盏花素治疗,并与应用胞二磷胆碱、丹参注射液治疗的病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脑梗死发病在72 h内,均经头颅CT或头颅M R I扫描检查证实,并且无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我们将住院的100例按来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5~82(62.5±17.5)岁;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47~83(62.5±15.5)岁。两组间年龄、性别、梗死面积、既往史、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与对比分析甘露醇不同应用方案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急性脑出血者且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取125 m L甘露醇应用方案,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甘露醇应用方案,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血肿体积和肾功能变化进行观察和所得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0·48%高于对照组,且治疗7d、14 d血肿体积观察组较对照组缩小,同时观察组尿素氮、肌酐水平升高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25 mL甘露醇应用方案在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中应用效果满意且安全可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方法及对脑血管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住院脑血管病患者50例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造影显示38例(76%)有血管狭窄,发现动脉瘤5例(10%),脑血管畸形3例(6%),4例(8%)血管造影未见异常,术中并发抽搐发作2例。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后循环缺血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和血管内支架的疗效。方法对78例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对其中12例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结果 78例患者中有血管病变者59例(75.6%)。其中11例(14.1%)单纯前循环病变,29例(37.2%)单纯后循环病变,19例(24.4%)前后循环同时病变,19例(24.4%)造影未见异常。12例行血管内支架术植入术,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症状未复发。结论治疗后循环缺血患者过程中采用脑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明确血管情况、发现病因,而采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近期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脑梗死患者126例,其中合并糖尿病66例(糖尿病脑梗组)未合并糖尿病60例(非糖尿病脑梗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浆Hcy和hs-CRP表达水平.结果 糖尿病脑梗组血浆Hcy及hs-CRP水平分别为(24.65±4.19)μmol/L(19.18±4.53)mg/L,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脑梗组的(16.10±3.67)μmol/L及(11.05±3.37)mg/L(P均<0.05).重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型、中型组(P<0.05);糖尿病脑梗组患者血浆Hcy与hs-CRP水平呈直线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浆Hcy与hs-CRP高表达,可作为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1997年5月至1999年5月,应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开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35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7例,年龄46-82岁,平均56.5岁。均有高血压病史。临床主要表现:头痛27例,呕吐22例,神志清醒13例,意识模糊10例,浅昏迷8例,深昏迷4例。偏瘫侧肌力0~1级29例,2~3级4例,4级2例。瞳孔不等大7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9例。手术距发病时间:24小时内9例,24~48小时22例,超过72小时4例。1.2 CT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应用循环酶法测定9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ACI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ACI组中颈动脉重度狭窄者血浆Hcy浓度显著高于中度狭窄者及无狭窄或轻度狭窄者(P〈0.01),中度狭窄者血浆Hcy浓度显著高于无狭窄或轻度狭窄者(P〈0.01)。结论 Hcy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 g口服,3次/d ,疗程14 d。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4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 ,BI)评分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7 d及治疗14 d CS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7 d C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CSS评分、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2组CSS评分、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CSS评分、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脑梗塞是中老年人最常见脑血管病,其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而脑动脉狭窄是导致脑梗塞的重要原因,因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动脉狭窄对于预防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支架置入术治疗脑动脉狭窄可改善颅内动脉的供血状态,降低中风的发生率。目前脑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已逐步走向成熟。但脑过度灌注综合征(hyperperfusion syndromes,HS)作为脑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后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正>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是指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在医疗干预后仍继续加重的一种临床过程。脑梗死进展会导致致残率和病死率升高。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PCI的研究有诸多报道,笔者围绕其相关危险因素综述如下。1概述大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有20%37%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称进展性脑梗死[1],病情进展时间定为发病后6h37%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称进展性脑梗死[1],病情进展时间定为发病后6h7d内[2]。脑梗死患者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