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保健教育对新兵个性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修订的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2180名新兵个性特征进行 调查,尔后以<军人精神卫生保健常识>为教材对他们进行心理保健教育,三年后对1533名 完成者再次进行EPQ调查.结果新兵及其自身对照组精神质(P)量表 分均低于龚氏和艾氏常模,而内外向(E)量表分、神经质(N)量表分和效度(L)量表分均高于 龚氏和艾氏常模.新兵内外向(E)量表分高于其自身对照组,而精神质(P)、神经质(N)及效度 (L)量表分则低于其自身对照组.新兵及其自身对照组战士的个性以中间型居多(分别为64.5 4%和63.14%),内向、倾向内向入伍新兵低于自身对照组,而中间、外向,倾向外向则高于 自身对照组(P<0.05);情绪稳定性也以中间型为多(分别为65.27%和68.95%),稳定和中 间入伍新兵低于自身对照组,而倾向不稳和不稳入伍则高于自身对照组(P<0.01). 结论心理保健教育对新兵个性特征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及与训练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驻疆某部高原驻训返回平原1周后140名士兵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士兵训练倦怠问卷方式进行测评,分有、无高原脱适应症状两组,比较两组训练倦怠间的差异性,同时分析高原脱适应症与训练倦怠的相关性。结果①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脱适应症发生率为80.00%,与高原维稳部队返回平原后脱适应症状发生率78.36%(χ2=0.188,P=0.664)、高原移居者返回平原后脱适应症发生率75.10%(χ2=1.279, P=0.258)均无显著性差异。疲倦(12.86%)、头晕(11.43%)、乏力(10.00%)位居高原脱适应症状前3位。②有高原脱适应症状士兵训练倦怠总分及身心耗竭、训练疏离得分显著高于无高原脱适应症状士兵( P<0.01)。体质量超重士兵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体质量正常士兵(P<0.05)。③进入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与训练倦怠的回归方程(P<0.01)为:训练倦怠=0.498×高原脱适应症-0.126×年龄+0.038×军龄+0.069×文化程度+0.029×体质指数。结论高原驻训士兵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与训练倦怠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减少高原脱适应症的发生,有助于降低训练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戈壁地域驻训士兵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戈壁不同地域驻训部队324名士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士兵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显著高于中国正常人常模及中国军人常模(t =11.51、5.16,P <0.01),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3.6%,其中轻度抑郁占24.3%、中度占9.3%。士兵抑郁自评量表总分与年龄、军龄、独生子女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与文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 <0.05);是否独生子女是影响戈壁地域驻训士兵抑郁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戈壁地域驻训士兵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士兵的不良情绪反应及时进行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中国人睡眠障碍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全国18省市分层抽取健康人13 080人,发放中国社会支持量表和中国睡眠障碍量表,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处理。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 1)城市人群睡眠障碍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农村(P0.01);独生子女的运动性异样睡眠因子、非运动性异样睡眠因子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P0.01),独生子女嗜睡因子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1);除嗜睡因子外,已婚者其他睡眠障碍因子分高于未婚者(P0.01)。2)中国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婚姻状况社会支持各因子分显著差异(P0.01);中国社会支持各因子分的城乡差异不显著(P0.05)。3)中国社会支持各因子与睡眠障碍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各因子进入日间功能、失眠、嗜睡、非运动性异样睡眠的回归方程,对该睡眠障碍有预测作用(P=0.000);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进入运动性异样睡眠回归方程,可显著预测其运动性异样睡眠状况(P=0.000)。结论中国不同人口群体的社会支持和睡眠障碍存在差异,社会支持状况与个体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执勤官兵心理应激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中执勤官兵的心理应激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参加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执勤的某部145名执勤官兵采用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工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执勤官兵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工具的6个因子及附加项目2、3、4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或0.01);义务...  相似文献   
8.
突发群体性事件中伤者及其亲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突发群体性暴力事件中无辜受伤者及其亲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方法采用事件冲击量表、睡眠量表及90项症状清单,对68名无辜受伤者及其49名亲人进行调查。结果无辜受伤者及其亲人上述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明显偏高(P0.001),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后分值下降(P0.001)。结论突发群体性暴力事件中无辜受伤者及其亲人有较多的心理问题,进行团体及个别心理干预与辅导,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后一线救援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后某部队医院55名一线救援医务人员设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普通病房医护人员82名设为对照组,采用事件冲击量表、睡眠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两组事件冲击量表及睡眠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研究组事件冲击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睡眠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焦虑、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除强迫症状因子外的8个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除强迫症状、偏执因子外的其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5或0.01),阳性项目数及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与军人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 突发性群体暴力事件后一线救援医护人员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执行特殊任务官兵心理应激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军事应激条件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问卷(ATQMGS)为检测工具,对参加执行新疆地区特殊任务1周后的某部官兵168例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1)执行特殊任务官兵各ATQMGS因子均分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