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对依达拉奉急诊诊治脑出血临床成效予以观察。方法 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间本院行急诊脑出血诊治病患中选取98例为本研究对象,分至观察、对照两组,两组均行不同诊治方案,对两组诊治成效及神经功能损伤度行比对。结果经数据表明,观察组成效、神经功能损伤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将依达拉奉应用至急诊脑出血诊治中,临床诊治成效良好,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的半侧舞蹈症比较少见.我科1999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的26例,为抛砖引玉,现分析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83例(83%),肢体活动受限81例(81%),吞咽困难36例(36%),意识障碍28例(28%),失语20例(20%)。头颅CT检查发现大面积脑梗死39例(39%),腔隙性脑梗死32例(32%),多发性脑梗死29例(29%)。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脑保护、改善循环及降低血糖治疗。40例基本痊愈,21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7例无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为83%。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及肢体活动受限。CT主要表现为低密度病灶,局部脑水肿,可见占位效应,并以大面积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为主。  相似文献   
5.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按病因可区分为血栓形成性和栓塞性两大类.临床上将局部脑缺血症状在24小时以内完全缓解者称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s.TIAS),症状持续24小时以上而经过一定时间消失者称可逆性缺血性脑损害.(reversible、is-chemic、neurologic、deficit、RIND),缺血症状持续24小时不消失者称局限性脑梗塞(focal.ceredral.infarction)或脑梗塞.脑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大动脉分叉、成角和弯曲处.重叠于动脉粥样硬化上的粥样化血栓形成在颈内脉脉起始为最常见.其次为颈内动脉虹吸部、大脑中动脉或前动脉的起始部.椎-基动脉系统的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部及其刚发出小脑后下动脉的远端段和基底动脉的近端段.再次为颅底大动脉的近端分支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