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解剖教学中.学生解剖实习过的大体神经血管标本,由于肌肉和血管神经的损坏和拉断、每年需要淘汰一些废旧的标本.我们在教学瓶装标本制作过程中.利用此废旧标本取材.制作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全貌的瓶装标本,取得满意的效果.1 废旧尸体的处理 先将废旧尸体的两上肢于臂部中点处截断,两下肢于股部中段截断,保留胸腔的心肺和腹腔内的肾脏、肝脏.然后沿脊柱两侧10cm处剪断胸腹壁.2 全身动静脉的取材和制作 (1)首先在尸体的腹侧面,由四肢的远端向上解剖剥离动静脉,依次股动静脉、外、髂内、髂总动静脉全身血管及保留的脏器一同解剖游离下来.将保留的心脏和肺.分别解剖出冠状动脉及连接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胃癌隔出术治疗胃远端晚期癌并幽门梗阻的临床疗效,对20例胃远端晚期癌并幽门梗阻、原发肿瘤已不能切除的患者进行胃癌隔出术加改良式胃空肠Roux en Y吻合。结果示术后生存最短10个月,最长26个月,平均生存15个月。资料显示,胃癌隔出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该术式不失为治疗胃远端晚期癌并幽门梗阻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学生解剖实习用过的头部神经血管标本 ,制作颅骨标本的颅底内面及颅前面观 ,取得满意的效果。处理和制作方法如下 :1 废旧头部标本的处理 ,先将头颅旧标本作水平锯切 ,清除颅腔内脑、脑膜 ,眶腔、鼻腔以及头颅表面软组织 ,并经流水充分冲洗。2 把清除干净软组织的头部颅骨标本晾干或晒干后 ,用 95 %的酒精浸泡 1~ 4周 ,进行脱脂处理。3 用浓度为 5 %~ 10 %的过氧化氢漂白。可依据过氧化氢浓度、室温的高低和骨质坚实程度而灵活掌握漂白时间 ,通常在正常室温下浓度为 10 %的过氧化氢漂白 2~ 3天即可。而后用流水冲洗一周左右取出晾干…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串制人体骨骼标本中发现了一例男性左侧第四肋骨的胸骨端为叉状肋骨,测量结果如下:上脚长40mm.其基底、中部和末端宽分别为13mm、9mm和8mm,厚分别为4mm、4 mm和5mm.下脚长44mm,其基底、中部、末端宽分别为14.5 mm、11.5mm和14.5 mm厚分别为3mm、3mm和5mm.下脚间距末端和中部为22mm和19mm.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4岁,因右下肢乏力40余天,加重伴双下肢乏力及剑突下感觉障碍30天于2012年12月1日入院。病人既往体健,家族无癌性遗传病史。于40余天前突然用力时出现右下肢无力伴麻木,此症状逐渐加重,30天前出现左侧下肢乏力并伴有双下肢麻木感觉麻木,同时发现排尿较前费力。去当地中心医院行胸椎mri示胸4-5硬膜囊内髓外占位性病变,怀疑脊膜瘤或黑色素瘤.查体:神志清,精神好,周身无黑痣颅神经查体阴性,双侧剑突下感觉减退,双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稍亢进,双侧babinskis征可疑,术中所见取T4-5小切口,术中见硬脊膜呈黑色,明显膨隆,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61例中国北方汉族成人男性头面部正、侧位X线片上的软组织厚度及其与颅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对中国北方汉族成人男性进行面貌复原的基础数据,试图提高国人面貌复原的客观性、仿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气管切开的目的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8月行气管切开治疗重症脑外伤及脑出血、脑疝的临床资料。结果102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结论依照笔者介绍的手术方法能有效避免气管切开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2年5月-2003年12月共行横切口阑尾切除术6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59例中国北方汉族青年(17~19岁)女性头部正、侧位X线片上的软组织厚度及眼、鼻、口与颅骨有关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所得数据做了统计学分析,得到一些对中国北方汉族青年女性面貌复原的基础数据和依据,力图使国人的面貌复原更加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微观显示肌硬膜桥形态及其连接形式。方法: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人寰枕及寰枢间隙的肌硬膜桥纤维与寰枕后膜及硬脊膜的连接,分析其连接形式。结果:寰枕及寰枢间隙、肌硬膜桥两连接端、肌端及硬脊膜端均存在明显的直接连接,肌硬膜桥纤维融入硬脊膜,并成为硬脊膜一部分。结论:为肌硬膜桥的功能推测提供了形态学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