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20例甲状腺结节经二维超声了解其声像图表现,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情况,并将其分为4级。结果:120例302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264个,恶性结节38个。二维超声显示:恶性结节以实性低回声为主,内可见砂粒样钙化,边界不清,无声晕及包膜;良性结节以等、高回声及囊性、囊实性结节为主,形态规则,边界清,多有声晕及包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恶性结节的血流显示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总体上高于良性结节,且以Ⅱ、Ⅲ级血流为主。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准确率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人发角蛋白(HHK)人工腱植入体内后的降解过程。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术后第1、3、6、9、12周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组行跟腱切除后植入HHK人工腱,按期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和泛肽组化及酸性磷酸酶(AcP)酶细胞化学观察。结果光镜形态学观察显示,人工腱植入后第1周出现人发毛小皮脱落、消失,人发呈均质状,表面附着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到第3~6周可见降解成颗粒的人工腱被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吞噬。泛肽酶组化显示第1~3周,人发周围的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和成腱细胞内反应呈强阳性,周围组织呈中等阳性,到第9周,大部分人发被降解,泛肽酶反应在基质呈弱阳性,在腱细胞中呈中等阳性。电镜形态学观察显示毛发之间出现成腱细胞,并开始分泌蛋白多糖和前胶原蛋白,第9~12周,人工腱基本被降解,同时完成了新生自体腱的形成。酶细胞化学观察显示被吞噬的颗粒呈AcP酶反应阳性。结论在HHK人工腱的降解过程中,泛肽系统首先在细胞外将大体积的人发降解,降解后期细胞内泛肽系统通路和溶酶体通路分别对吞入的人工腱颗粒进行降解,且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肝静脉的冠状断层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MRI和多层螺旋CT在冠状断面上诊断肝疾患及肝外科手术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用30例成人躯干部连续冠状断层标本、10例成人腹部MRI冠状图像及5例成人肝内管道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观测了肝左、中、右静脉及其重要属支的走行、分布及其与肝门静脉的关系。结果依左外叶的外形特征,将肝左静脉的回流形式分为4型。来自段Ⅷ腹侧部的静脉全部汇入肝中静脉,来自段Ⅷ背侧部的静脉全部汇入肝右静脉。而位于段Ⅷ腹侧部和背侧部之间的静脉(V8i),其回流形式可分为3型。肝右静脉的主干多出现于下腔静脉及其稍后层面,在冠状断面上可分为4型。结论冠状断面在显示肝静脉及其属支的上、下走行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以V8i为标志,将段Ⅷ分为腹侧和背侧两个亚段。这种亚段划分有利于探讨一种新的和更加安全的肝外科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6岁。因左侧阴囊肿物3个月,1周前左腹股沟触及花生米大小的结节而就诊。查体:左侧阴囊外观正常,其上部触及2 .0cm×2 .0cm大小的实性肿物,质硬,活动度差,边界尚清。左腹股沟处触及2个大小不等的实性结节,大者约1.0cm×1.0cm ,活动度尚可。其余部位未发现异常。超声检查显示:左侧阴囊上部局限性增厚,内有一1.9cm×1.7cm×1.4cm的实性低回声结节,边缘规则,境界尚清,内回声均匀(图1)。右腹股沟区测及2个类圆形低回声结节,大者1.1cm×0 .9cm×0 .6cm ,边缘光整,内回声均匀(图2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阴囊及腹股沟两处结节内均有较丰…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硬化的高场强磁共振诊断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本研究旨在发现多发性硬化(MS)的特征性MR表现,提高MR对MS的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临床确诊为MS的患者进行了MR扫描,并对MR征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脑部MR检查中,90%的病灶位于大脑半球,病灶可呈斑点状、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其长轴多垂直于侧脑室壁,依活动性不同而表现为均质性和环形两种增强方式。结论MR可早期发现MS,对MS作出定位与定性诊断,是目前诊断MS的最佳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数控冷冻铣削技术获取肝的连续薄层冠状断面数据集.方法 经CT、MRI扫描筛选后,选择无明显病变的成年男性尸体1例,截取其上腹部,按直立位置于包埋容器内,经明胶包埋和深低温冷冻后,在低温冷冻室内用数控铣床从前向后连续铣削,获得肝的连续薄层冠状断面,用数码相机逐层拍摄,获取原始数据.结果 该例上腹部标本冷冻铣削后共获得层厚为0.2mm的肝连续冠状断面图像699幅,断面能够清晰显示肝的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关系和肝内管道系统及其分支的走行分布.结论 应用数控冷冻铣削技术获取的肝连续薄层冠状断面数据集精度高,质量优,为基于冠状断面数据集的肝及肝内管道系统的三维重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超声对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状囊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其声像图表现与乳腺的其他良、恶性肿瘤有诸多相似之处,术前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本研究总结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超声表现,旨在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对其的诊断水平,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9.
右半肝内门静脉的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右半肝内门静脉的走行、分布规律及门静脉肝裂和肝静脉的关系,进而为肝段的划分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 方法使用30例上腹部连续断层标本(10例横断面、20例冠状面)以及20例多层螺旋CT图像和三维图像,探讨右半肝内门静脉的分支类型和常见变异以及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之间的关系. 结果 50例标本和图像中,右半肝内门静脉均可分为前上和后下两组分支.76%(38150)的门静脉右前支的分支向后分布至肝右静脉后方的部分区域.40%(20/50)的门静脉右后支的起始部向尾侧发出的第一分支分布至肝右静脉前的部分区域.门静脉右前支的分布区域,越过肝中静脉偏向左侧,在15例无门静脉右支主干的标本和图像中尤其明显.肝右前叶无明显横裂存在.门静脉的亚段分型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且无优势分支类型. 结论右半肝可分为右前上叶和右后下叶,两叶之间为一弯曲的"裂隙".肝右前上叶有一恒定的纵裂存在.肝右静脉不是右叶间裂的准确定位标志,尤其在其上份和下份.肝中静脉不是正中裂的准确识别标志,尤其在门静脉右支主干缺如的人群中.  相似文献   
10.
超声对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声像图特点和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囊肉瘤的声像图表现;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与后方回声、有无液化和钙化;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布情况。结果:乳腺叶状囊肉瘤的二维声像图表现为:体积较大的分叶状肿块,边界多清晰、规则,内部以实性低回声为主,回声可不均匀,部分见有散在的无回声区,少有钙化,后方回声增强。所有肿块的内部和/或周边均可探及血流信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判断肿瘤的病理分级方面价值有限。结论:超声对乳腺叶状囊肉瘤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