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气管与食管粘膜过敏性糜烂1例报告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830001)夏迎雪薛克栋病例报告女,47岁。1992年4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痰血,反复发作,无乏力、盗汗及发热。自服“感冒药”无效。咯血进行性加重至每日约100mL,色鲜红,有时伴黑便及夜间...  相似文献   
2.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重,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索耐药率上升等问题的存在,使得社区获得性肺炎已成为威胁社区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但是,自《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发表以来,执行情况尚存在一些问题,故我们对2002年~2004年门诊处方中有关社区获得性肺炎(简称CAP)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卡介苗多糖核酸(BCG)辅助治疗哮喘的效果.方法此研究使用临床病例随机双盲对照分析:78例中、重度哮喘患者被分为对照组(n=34)、实验组(n=44),按哮喘分级规范治疗.实验组加用卡介苗多糖核酸肌注,隔日1次,每次1 ml,18次为1个疗程(36 d);对照组注射蒸馏水,观察IL-2、IL-5、IgE.结果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前两组IL-5、IL-2及IgE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治疗组IL-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CG可显著降低哮喘患者血清IL-5水平,对哮喘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医源性代谢性碱中毒多并发于危重病症,使原发病加重并复杂化,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忽略,治疗困难,预后差。本文分析265例次医源性代谢性碱中毒常见原因,探讨其发生机制、防治措施。各科医师须高度警惕,积极预防医源性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纳络酮治疗性脑病昏迷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β-内肽特异性拮抗性剂纳络酮对肺性脑病昏迷疗效。方法:将59例肺性脑病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中用纳络酮。对比分析两组清醒所需时间。清醒前后血气分析值和病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清醒前后血气分析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清醒所需时间短,病死率下降。结论:纳络酮对肺怀脑病具有醒作用,其要理与综合治疗后清醒的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6.
纳络酮对肺脑昏迷的快速催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络酮对肺脑昏迷的快速催醒作用薛克栋夏迎雪吐尔逊古丽纳贝将我院1992年12月~1994年12月收治的59例肺脑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纳络酮,取得了满意的催醒效果并降低了病死率。59例患者均符合肺脑诊断标准[1],除外其它原...  相似文献   
7.
高迁移率组蛋白B1在感染致急性肺损伤小鼠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在感染导致急性肺损伤(ALI)中的致炎作用。方法 内毒素气管内注射建立感染致ALI小鼠模型,观察ALI病变过程中肺组织HMGB1、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和肺泡膜通透性的变化,比较抗-HMGB1抗体干预治疗前后小鼠肺内MPO含量、肺泡膜通透性和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 感染致ALI小鼠肺组织HMGB1浓度于模型建立后16 h升高,24 h达高峰,48 h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建立后4 h肺组织IL-1β和TNFα浓度显著升高,随后的16 h到48 h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MPO水平于模型建立后4 h达峰值[(55.0±3.6)U/g肺组织]。模型建立后16 h肺内伊文兰显著升高,于24 h达高峰[(19.7±1.7)g/mL肺组织]。应用抗-HMGB1抗体可以显著降低肺内MPO浓度[抗体应用前(55.0±3.6)U/g肺组织、抗体应用后(21.4±3.5)pg/mL/mg肺组织]、减轻肺内伊文兰舍量和肺组织病理损伤。结论 HMGB1具有重要的促炎作用,介导感染致ALI的迟发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使用分体可调式止鼾器治疗OSAS患者气道阻力的变化。方法测定OSAS患者气道阻力各参数,分体可调式止鼾器治疗后再次测定患者气道阻力各参数。结果治疗后患者总气道阻力及中心气道阻力各参数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体可调式止鼾器治疗可降低OSAS患者气道阻力,使患者鼾声减小或消失。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决定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焦虑与抑郁不仅可以诱发支气管哮喘,同时支气管哮喘又可使焦虑与抑郁进一步加重,如此反复恶性循环,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支气管哮喘防治也将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观念而有所更新,心理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昏迷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β—内啡肽特异性拮抗剂纳络酮对肺性脑病昏迷的疗效。方法:将59例肺性脑病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纳络酮。对比分析两组清醒所需时间、清醒前后血气分析值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清醒前后血气分析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清醒所需时间短,病死率下降(P<0.05)。结论:纳络酮对肺性脑病昏迷具有催醒作用,其机理与综合治疗后清醒的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