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就诊于连云港市中医院急诊科的眩晕症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天麻素治疗,治疗组给予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采用自制眩晕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就诊时、治疗后30 min、治疗后3 h眩晕情况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就诊时眩晕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0 min及3 h眩晕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治疗组为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诊眩晕症疗效确切,能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心电向量图对犬心肌梗塞诊断特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心电向量图(VCG)与心电图(ECG)两种方法同步描记犬出现心肌梗塞时的15路体表心电信号,通过对VCG和ECG两种诊断指标的对比,确定VCG和ECG诊断犬心肌梗塞的差异,并验证VCG对犬心肌梗塞诊断的特异性。方法:通过对30只正常犬的冠状动脉结扎,人为造成心肌梗塞,记录犬出现心肌梗塞时的15路体表心电信号,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CG对犬心肌梗塞的诊断敏感,诊断指标提前出现,诊断特异性明显地高于ECG。结论:对犬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采用VCG和ECG两种诊断方法,VCG的特异性高于ECG。  相似文献   
3.
研究江苏省社区人群肥胖对糖尿病患病的关系。方法:在省内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采用问卷与体检的方法对8734名20~88岁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男性肥胖、糖尿病、IGT的患病率分别为28.98%、4.26%和5.30%,女性分别为29.81%、6.69%和6.29%,男、女性糖尿病、糖耐量低减(IGT)的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男性BMI≥25者,糖尿病、IGT患病率2.45%和3.30%,与体重正常者有显著性差异,女性BMI≥25者,糖尿病、IGT患病率为7.46%和5.95%,与体重正常者也有显著性差异;BMI≥25有家族史者糖尿病、IGT的患病率为6.50%和4.46%;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患病率也增高。结论:肥胖及其相关因素是糖尿病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镜像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提高临床对CAG辨证的准确性。方法 对CAG现代文献进行研究整理,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检索建库-2022年8月1日涉及CAG中医辨证分型及胃镜像描述的文献,筛选合格文献,提取CAG患者的中医证型、胃镜像等信息,整理数据后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纳入合格文献10篇,纳入有效病例1 562例,涉及中医证型5种。中医辨证分型按频次高低依次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胃镜像检出率以黏膜白相最高,为47.38%。黏膜白相以脾胃虚弱证检出率最高,黏膜粗糙、充血、水肿、颗粒增生、血管显露、结节隆起均在胃络瘀阻证中检出率最高;黏膜出血、糜烂以脾胃湿热证检出率最高;皱襞变平、黏膜灰白色以胃阴不足证检出率最高;胆汁反流以肝胃不和证检出率最高。结论 中医辨证与部分胃镜像具有相关性,基于胃镜像的CAG中医辨证规律总结如下:镜下出现黏膜白相、皱襞变平,考虑为脾胃虚弱证或胃阴不足证,胃阴不足证兼见黏膜灰白;镜下出现胆汁反流,考虑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多兼见黏膜充血、水肿,脾胃湿热证多兼见黏膜糜烂;镜下出现颗粒增生、结节隆起,考虑为胃络瘀阻证。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2006年7月发现慢性脓肿性穿掘性脓皮病一家系11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  周铃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8):932-933
目的探讨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对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50例梗阻性大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行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22例,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12例,Hartmann手术13例,单纯结肠造口3例。一期切除吻合12例,发生吻合口漏1例。结论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有一期手术和分期手术等多种,如严格掌握手术的指征和方法,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女病人在ICU入住期间月经来潮 ,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 ,且加重了基础护理工作量。我科将内置式卫生棉条应用于病人经期 ,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 0 0 3年 1月— 6月我科共收治女病人 41例 ,在监护室期间月经来潮者 2 7例。 2 7例病人年龄 17岁~ 44岁 ,其中留置导尿的病人 2 4例 ,均在经期使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o .b .内置棉条(下面简称棉条 ) ,应用时间 3d~ 5d ,应用期间意识清醒者 6例。2 方法2 .1 置入方法 对于意识清醒的病人应先做好解释工作 ,常规洗手后戴清洁手套 ,用右手食指将棉条放入伞状凹槽内 ,左手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止血药对结肠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结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未使用止血药组)和对照组(止血药组),每组40例。检测比较2组D—D二聚体、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和血小板计数(PT)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术后D—D、t—PA、PAI-1的含量明显比术前增高,胛、APTT术后比术前延长,TT明显缩短,PLT含量减少;研究组D—D、t—PA、PAI-1、APTT低于对照组,TT、PLT高于对照组,组间效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PLT外,其他指标组别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DVT发生率为25.0%(10/40),高于研究组12.5%(5/40),但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051,P=0.152)。结论结肠癌患者手术后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止血药会加重血液的高凝状态,手术后应考虑减少止血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经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结局,并对2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热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CD3+、CD4+、CD4+/CD8+、NK各免疫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CD8+无明显降低,且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营养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CD3+、CD4+、CD4+/CD8+、NK各免疫细胞活性分别为(35.6±4.2)%、(42.2±3.0)%、(1.72±0.27)%、(27.3±5.3)%,接近于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明显低于术前,且低于肠内营养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的临床结局较好,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均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右上臂隆起性斑块进行性增大5年余,全身大范围出现类似皮损1年余伴痒,于2006年6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5年前首先于右前臂肌侧发现一黄豆大小边缘隆起的类圆形褐色斑块,因瘙痒而反复搔抓,易出血,有时表面糜烂,后结痂呈颗粒样,表面粗糙不平,皮损渐增大。1年前患者相继发现躯干、四肢其他部位出现类似皮损,发展迅速,瘙痒更明显。曾在多家医院诊治(具体不详),未见明显效果。体检:患者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患者躯干、四肢可见较多散在粟粒至核桃大小皮损,小者如黑痣样(图1),有的稍高出皮面;大者如菜花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