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介入血管内治疗后替罗非班维持抗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介入血管内治疗,对照组介入治疗后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介入治疗后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评估其临床疗效和观察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14 d后BI评分高于对照组,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介入血管内治疗后使用替罗非班不仅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又可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技术要点,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10月云浮市人民医院因微小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手术并发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23例微小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17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6例采用支架辅助治疗。致密栓塞19例(82.61%),4例(17.39%)瘤颈残余。所有患者载瘤动脉均通畅,术中无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4.35%)术中发生载瘤动脉狭窄闭塞,置入支架后载瘤动脉恢复通畅。术后6~30个月DSA随访均无再出血。1例(4.35%)瘤颈残余患者1年后出现瘤颈部动脉瘤复发,给予支架辅助栓塞治疗。23例患者术后6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0分共21例,2分有2例。结论介入栓塞技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