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大样本观察普洛迪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3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原则下,治疗组给予普洛迪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7、14、90天的临床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改良Rankin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改变、实验室生化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95例(30.76%),显著进步326例(51.42%),进步90例(14.20%),无变化22例(3.47%),恶化1例(0.15%),总有效率96.38%;对照组基本痊愈48例(16.00%),显著进步80例(26.67%),进步95例(31.67%),无变化76例(25.33%),恶化1例(0.33%),总有效率74.34%;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实验室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实验室生化检查数据显示治疗组安全性略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明显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普洛迪治疗缺血性卒中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吴秋义  胡翼江 《首都医药》2009,16(18):40-4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TIA持续时间≤1h组(20例)和1~24h组(23例),分析头颅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显影率特点,对两组患者1年后进行随访,分析脑梗死发生率与持续时间和影像学特点的关系。结果TIA持续时间≤1h组3例头颅MRI—DWI异常,持续时间1~24h组19例头颅MRI—DWI异常。1年后随访结果:持续时间≤1h组1例发生脑梗死,持续时间1~24h组16例发生脑梗死。结论TIA持续时间长、头颅MRI—DWI异常率高的病例发生脑梗死的几率高,其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通常认为TIA有1/3自行消失,1/3频繁发作,1/3发展为脑梗死.TIA虽症状在短时间内缓解,但预后堪忧,因此积极防治TIA尤为重要.近年来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TIA的疗效,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但其具体应用方法,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本文观察了100例TIA患者的治疗,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疗效显著,且继发出血等副作用未见增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智能影像分析软件对急性大血管闭塞的老年脑卒中机械取栓患者手术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收治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的老年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前瞻性登记的数据,根据是否应用人工智能影像分析软件分为人工智能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成功再灌注率、一把通率、90 d预后及死亡。结果 2组入院至穿刺时间和术后成功再灌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智能组穿刺至再通时间、入院至再通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58(40,80)min vs 70(60,80)min, 188(167,216)min vs 246(170,288)min,P<0.05],一把通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65.0%vs 35.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人工智能软件与患者90 d良好预后(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0~3分)、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呈正相关(OR=9.737,95%CI:2.221~42.689,P=0.003;OR=3.683,95%CI:1.172~11.57...  相似文献   
5.
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为常规输液治疗,治疗组为在常规输液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药物注射,并对两组的治疗结果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与体征积分均有好转.洼田氏饮水试验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CVD)继发癫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发作类型与病灶部位的关系、治疗措施以及预后.方法选择急性脑血管病经头部CT或(和)MRI(或)和腰椎穿刺确诊.结果本组急性脑血管病1271例,发生率为6.8%(86/1271),其中脑出血9.2%(28/305),脑梗死6.0%(54/896),蛛网膜下腔出血5.7%(4/70).早发癫癎(2周内)发作80.2%(69/86),迟发癫癎(2周后发生)19.8%(17/86).在脑血管病急性期继发癫癎的多不需长期抗癫癎治疗,而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继发癫癎的多需长期抗癫癎治疗.CVD继发癫癎的死亡率明显增高(33.7%).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癎的发生率6.8%.80.2%在2周内发生.脑出血继发癫癎多表现为大发作,脑梗死多表现为部分发作.脑血管病继发癫癎的死亡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8 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的病理过程十分复杂,近年来人们注意到免交应答参与了这一过程,在缺血性脑损伤病变区域可发现!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实验及临床研究报告多种细胞因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变化,但有关白细胞介素-8(IL-8)的研究甚少。为此我们对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IL-8水平进行了测定,并结合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改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对急性脑梗死(ACI)病人神经功能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6月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CI病人110例。采用乱数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脑血流指标(最大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末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及血管阻力指数),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1%(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病人NIHSS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病人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最大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末血流速度均明显升高(P<0.05),血管搏动指数及血管阻力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最大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末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搏动指数及血管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可有效改善ACI病人的神经功能和脑血流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血管内治疗对不同病变性质导致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回顾性分析2017-11—2021-11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31例)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0例)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81例,按照有无基底动脉狭窄(BAS)分BAS组和无BAS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影像、手术资料,对比分析2组的预后结局。对BAS组进一步按血管成形术分亚组,比较预后。结果 共纳入BAS组患者56例,无BAS组患者25例,其女性比例更高(48.0%vs19.6%,P=0.009),BAS组的高血脂比例(25%vs 0,P=0.004)、吸烟比例(53.6%vs 24.0%,P=0.013)、入院低密度脂蛋白[2.96(2.60~3.59)vs 2.62(1.91~2.75),P=0.006]更高,BAS组患者pc-ASPECTS评分低于无BAS组患者[7(6~8)vs 8(7~8),P=0.01],采用血管内成形术BAS组更高(33.9%vs 8.0%,P=0.014)。2组的成功再灌注mTICI 2b~3、病变血管部位、穿刺-复流时间、rt-PA静脉溶栓率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张家港地区青年人(18~45岁)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与中老年人缺血性卒中的差异.方法 收集张家港市一院近5年收集的青年缺血性卒中病例18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183例同时期老年(>65岁)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在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等特点上的差异.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吸烟、饮酒、肥胖、颈动脉斑块、糖尿病、房颤及缺乏运动及一些少见因素(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在脑梗类型(c2=0.722,P=0.697)、临床症状严重程度(NI-HSS分值)(Z=-1.409,P=0.1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年患者二级预防依从性(Z=-8.334,P=0.000)、康复执行(c2=14.964,P=0.000)明显优于老年患者,青年患者MRS评分高于老年患者(Z=-8.627,P=0.000),老年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青年组(c2=11.621,P=0.001).两组病例在多种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青年人缺血性病卒中的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病、肥胖、缺乏运动、大量吸烟饮酒等为主,青年人卒中中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颈血管超声无明显异常、腔隙性梗塞者较多,青年人缺血性卒中功能康复等预后情况及二级预防执行情况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