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126例癫痫患者发作期间癫痫样放电与睡眠周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厦门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癫痫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式分析方法,对患者发病期间的癫痫样放电状况进行监测,主要监测方式为视频脑电多导睡眠图监测,对照患者清醒状态下以及睡眠状态下,癫痫样放电情况差别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癫痫样放电发生概率觉醒期非快速动眼睡眠慢波睡眠快速动眼睡眠,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15,P 0.05)。且由于放电频率增加,患者的睡眠稳定性遭到破坏,85%以上的患者出现突然觉醒状态。结论:癫痫患者发作期间,癫痫样放电与睡眠周期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大多数患者的癫痫放电都发生在觉醒睡眠期间,因而对患者进行癫痫样放电改善,可以显著调节起睡眠质量,通过睡眠干扰,也可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癫痫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脂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毓玲 《临床医学》2002,22(11):21-21
观察了我院门诊 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变化 ,以探求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脑梗塞 5 7例 ,腔隙性脑梗塞 2 0例 ,TIA为 2 1例。男 5 8例 ,女 4 0例 ,年龄 30~ 84岁 ,平均年龄 6 1 6岁。全部病例均头颅CT检查确诊 ,并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对照组为厦门地区职工健康体检人员 30 0例 ,并排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有关影响结果的疾病的健康者。其中男 16 4…  相似文献   
3.
吴毓玲 《黑龙江医学》2010,34(3):176-179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在进展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动态监测3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浓度,分析其与梗死部位、大小、病程、病情的相关性,并分别与稳定性脑梗死、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急性期升高,发病3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7d下降明显,21d接近正常对照,与稳定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梗死体积大者,则血浆溶血磷脂酸浓度高(P<0.01)。重型组血浆溶血磷脂酸浓度高于轻型组(P<0.01)。皮质组与皮质下组相比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浆溶血磷脂酸浓度与梗死大小、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高于稳定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溶血磷脂酸可作为脑梗死的预警因子,对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而口服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LPA水平。  相似文献   
4.
1990年我科收治了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67例,进行单味中药大黄与西药消退黄疸的比较,以观察急性黄疸型肝炎大黄消退黄疸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血管病后抑郁(附7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毓玲 《黑龙江医学》2004,28(7):495-496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后抑郁的发生率 ,与病变部位、危险因素、性别、年龄、病变倾向、瘫痪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 70例脑中风患者进行测查。结果 脑血管病后抑郁的发病率为5 0 % ,以皮质前部发生率最高 ,达 80 % ;伴危险因素者都表现出较高的抑郁发病率 ,与无危险因素者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瘫痪重者 ,抑郁症状重 ;脑出血抑郁发生率较脑梗死高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性别、年龄与抑郁关系不大。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能产生抑郁症状 ,但更重要的是与患者心理应激能力下降 ,而产生的焦虑 ,悲观情绪有关 ,适时用抗抑郁药 ,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牛磺酸Taurine(Z-aminaethane Sulfonie acid)是含硫氨基酸的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机体内牛磺酸与胆汁酸结合成牛磺胆酸而存在于胆汁中,在心肌,骨骼肌,中枢神经系统中也大量存在。关于牛磺酸的生理作用,还有许多不明之处,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它具有使心肌细胞膜安定化作用及正性肌力和抗心律失常等作用。而且近年来有报告:对大白鼠自发的高血压症有抑制血压升高的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本文就牛磺酸对循环系统特别是对血压作用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8.
高血糖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毓玲 《临床医学》2001,21(4):33-34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注意到脑出血患者高血糖的出现提示预后不良。为此我们对9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了高血糖与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脑血管病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及其与预后关系 ,本文将我院住院病人急性脑血管病 (ACVD) 80例中心电图异常 5 0例分析报道如下 ,并对其机理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0例中 ,脑出血 4 8例 ,年龄 4 2~ 78岁 ;蛛网膜下腔出血 2例 ,年龄 35~ 6 8岁 ;脑血栓形成 18例 ,年龄 31~ 71岁 ;脑栓塞 12例 ,年龄 36~ 6 9岁。全组均在发病后 3天内行心电图检查。1.2 心电图改变 :80例中 ,心电图异常 5 0例占 6 2 .5 %。其中脑出血心电图异常 33例 (占 6 8.8% ) ,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异常 1例 (占 5 0 % ) ,脑血栓形成心电图异…  相似文献   
10.
川芎嗪与噻氯匹啶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毓玲 《黑龙江医学》2004,28(8):578-579
目的 观察川芎嗪与噻氯匹啶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 76例病人随机分为 3组 ,川芎嗪加噻氯匹啶 32例为治疗组 ;对照组 1 :单用噻氯匹啶 2 0例 ;对照组 2 :单用川芎嗪 2 4例。 1个月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 .85 % ,优于对照组 1及对照组 2 (70 % ,87.5 % ) ;1年后复发率 9% ,对照组分别为 1 3.6 %和 1 1 .3%。结论 川芎嗪加噻氯匹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优于单用川芎嗪或噻氯匹啶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