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6年9月-2017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每次0.13 g加入250 mL 0.9%氯化钠中静滴,1次/d,治疗周期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血纤维蛋白原(FIB)、肝肾功能、心肌酶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FIB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心肌酶未见明显变化,用药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以改善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FIB水平;对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等无明显影响,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气传花粉是引发过敏反应的常见变应原。研究显示, 气传花粉可能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气传花粉引起缺血性卒中的可能机制包括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 并可通过促进高血压以及呼吸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增高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经历人工寒潮后体内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组织因子(TF)和血栓调节蛋白(TM)的表达变化来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双肾双夹法复制RHRSP模型,随机分为寒潮组和非寒潮组,并于寒潮的不同时段处死两组大鼠获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中的ET、CGRP、TF和TM的表达。结果寒潮组ET、CGRP、TF和TM的表达在寒潮后3 h、6 h1、2 h明显高于非寒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历寒潮的RHRSP中ET、CGRP、TF和TM的表达增高,这些变化可能与脑卒中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寒潮时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血液中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活性改变。方法双肾双夹法制作RHRSP模型,分别于寒潮前后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P-选择素(Ps)、纤维蛋白肽A(FPA)和D-二聚体(DD)含量。结果造模8周后RHRSP血浆中Ps、FPA、DD含量逐渐增高,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s、FPA、DD水平在寒潮3 h最高,6 h1、2 h逐渐下降,与RHRSP非寒潮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潮时血液中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活性改变可能是RHRSP出现脑梗死和/或脑出血,甚至混合性中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6.
血尿是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肉眼血尿因其症状突出,通常引起病人及医生较多的关注,而相对更为多见的无症状微量镜下血尿却常常被忽视。国内健康儿童尿筛查结果表明无症状血尿发生率为0.42%。无症状血尿表现可为一过性、持续性或间断性,其病因复杂,既可是肾脏本身病变的症状,也可继发于全身性疾患。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能是某些肾脏疾病的信号。无症状镜下血尿病因多样,诊断复杂,制定一套切实有效、针对性强的诊疗程序,无论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无症状性脑梗塞17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无症状性脑梗塞是指无脑卒中病史、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而影像学 (头颅 CT和 MRI)发现了梗塞灶。随着影像学发展 ,无症状性脑梗塞的发现日趋增多。我们自 1993- 0 3~ 1999- 0 9体检 3472 8例 ,发现无症状性脑梗塞 176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来自 1993- 0 3~ 1999- 0 9门诊体检人群 ,共 3472 8例 ,其中≥ 6 0岁者 13492例 ,<6 0岁者 2 12 36例 ;男19786例 ,女 14 85 2例。176例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中男 12 4例 ,女 5 2例 ;年龄 36~ 83岁 ,平均年龄 6 1.5岁 ;≥ 6 0岁者 12 8例 ,占 72 .7% ,<6 0岁≥ 5 0岁者 4 2…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寒潮时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血液中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活性改变.方法 双肾双夹法制作RHRSP模型,分别于寒潮前后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P-选择素(Ps)、纤维蛋白肽A(FPA) 和D-二聚体(DD)含量.结果 造模8周后RHRSP血浆中Ps、FPA、DD含量逐渐增高,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s、FPA、DD水平在寒潮3 h最高,6 h、12 h逐渐下降,与RHRSP非寒潮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寒潮时血液中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活性改变可能是RHRSP出现脑梗死和/或脑出血,甚至混合性中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病例:患者,女,64岁。因"右手无力3天"于2015年5月13日入院。患者5月10日做家务后发现右手无力、握持不灵活,以拇指、食指、中指严重。既往有高血压病20余年、类风湿性关节炎10余年、颈椎病10余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0余年(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每日2片);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T)36.3℃,脉搏(P)76次/min,呼吸(R)20次/min,血压(BP)154/90 mm Hg。四肢有可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种常见诱因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在入院4d内进行诱因问卷调查,运用病例交叉研究比较发病前2 h(危险期)与发病前1天同一时间段(对照期)内6种潜在诱因(暴饮暴食、生气、负面情绪、重体力活动、因惊人事件突然改变体位、喝咖啡)的暴露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病因学分型患者诱因暴露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369例患者,年龄24 ~ 93岁,平均(61.75±13.57)岁,男性220例(59.6%),女性149例(40.4%).共有91例患者(24.7%)仅在发病前2h至少暴露于其中1种诱因,其优势比(odds ratio,OR)为6.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3.7~9.9];因惊人事件突然改变体位的OR值为12.0(95% CI2.4~ 59.3),重体力活动的OR值为10.7(95% CI4.2~27.6),生气的OR值为8.0(95% CI2.3 ~27.5),负面情绪的OR值为4.9(95% CI2.3 ~ 10.3),无暴露于喝咖啡者.不同性别、年龄、病因学分型之间各诱因的暴露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因惊人事件改变体位、重体力活动、生气、负面情绪是缺血性卒中发病的诱因.在缺血性卒中预防中应重视诱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