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与双对比上消化道钡餐(UGI)比较,研究多层CT胃镜(CTG)包括仿真胃镜(CTVG)和透明再现(TR)在胃癌术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别计算CTVG、表面遮盖显示(SSD)、空气铸型成像(ACI)、Ray sum和上消化道钡餐(UGI)5种技术检出早期和进展期胃癌的准确率以及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的准确率,分别比较CTVG、SSD、ACI、Ray sum和TR与UGI的结果.结果:CTVG检出早期和进展期胃癌的准确率与UGI相近(P>0.05),但SSD、ACI、Ray sum和TR均明显低于UGI(P<0.05).CTVG胃癌Borrmann分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UGI(P<0.05),而Solid、Air和Ray sum的分型准确率则明显低于UGI(P<0.05),TR的分型准确率仅稍低于UGI,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包括CTVG和TR在内的多层CT胃镜是术前评价胃癌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CTVG可替代UGI来检测胃癌的病灶,SSD、ACI和Ray sum结合使用提高其诊断胃癌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使用图论的分析方法对首发-未服药抑郁症(MDD)的扩散磁共振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其白质结构网络变化。结果显示相较于健康对照组,MDD患者的网络节点拓扑属性受到了破坏,主要位于双侧海马旁回、双侧基底节、双侧顶下小叶、左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右侧颞中回、右侧顶上小叶、右侧岛叶、右侧枕叶皮层腹中部、右侧扣带回以及右侧丘脑。进一步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DD患者的右侧顶上小叶、右侧岛叶的节点介数与病程呈正相关,右侧丘脑、左侧海马旁回的节点介数,左侧海马旁回、右侧顶下小叶的节点度与汉密尔顿的抑郁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研究精神分裂症和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默认网络连接的异同.方法 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22例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和22名健康对照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种子点功能连接方法重建出三组被试的默认网络,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对默认网络连接强度和临床量表分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结果 (1)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大脑中线包括楔前叶和背内侧前额叶表现功能连接显著增加(校正后P<0.05);(2)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在内侧额叶、边缘系统包括海马和后扣带回等区域表现功能连接的显著降低(校正后P<0.05);(3)两组患者均表现楔前叶的连接增强和外侧颞叶的连接显著降低(校正后P<0.05);(4)楔前叶、后扣带回和背内侧前额叶的连接强度与阴性症状正相关(校正后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表现部分重叠的默认网络异常模式,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中线结构功能连接增高,双相Ⅰ型躁狂发作主要表现为前额叶和边缘系统结构功能连接下降.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相对照.结果 17例中食管问质瘤1例,胃间质瘤10例,十二指肠间质瘤2例,空肠间质瘤1例,回肠间质瘤1例,腹腔内肠道外间质瘤2例.17例中恶性者12例,良性者4例,不能确定良恶性者1例.17例肿瘤CT表现为外生性或内生性肿块,体积多较大,肿块最大径范围3~17.3 cm,<5 cm者4例,≥5 cm者13例.肿块密度不均匀,呈囊实性,实性部分轻到中度强化,瘤内点状钙化灶2例,8例高度恶性肿物表现边缘强化,中心大片低密度.病理所见:肿瘤实性部分为由梭形细胞和(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变性、出血、囊变及坏死在CT均表现为低密度.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T检查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定位,以及观察肿瘤与周嗣组织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双侧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hydroge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代谢物水平变化特点,探索海马1H-MRS在区分DLB和AD中的意义。方法在3T场强条件下,对14例DLB、14例AD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双侧海马进行单体素1H-MRS采集,测定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choline,Cho)及肌醇(myo-inositol,mI)与肌酸(creatine,Cr)的比值。结果三组海马1H-MRS测量值比较,左、右侧海马NAA/C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47,P=0.009;F=5.302,P=0.009)。DLB组左侧海马NAA/Cr值(1.56±0.30)、AD组左侧海马NAA/Cr值(1.51±0.22)均低于NC组(1.84±0.35)(均P<0.05)。DLB组右侧海马NAA/Cr值(1.62±0.27)、AD组右侧海马NAA/Cr值(1.49±0.39)均低于NC组(1.90±0.37)(均P<0.05)。DLB组双侧海马NAA/Cr值略高于A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双侧海马mI/Cr值、Cho/C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LB、AD患者双侧海马存在神经元功能障碍,其代谢物水平不能有效区分DLB和AD。  相似文献   
6.
魏文洲  吴华旺 《癌症进展》2012,10(4):399-404
目的通过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回顾性分析64排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检测胃癌病灶的能力和在术前肿瘤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对10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的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价轴位CT图像、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和MPR结合CT胃镜(CT gastrosco-py,CTG)检出胃癌病灶的准确率以及轴位CT图像和MPR对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结果轴位CT图像、MPR和MPR结合CTG检测胃癌病灶的准确率分别为84.76%、91.43%和95.24%,轴位CT图像与MPR以及MPR与MPR结合CTG之间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轴位CT与MPR结合CTG检出胃癌病灶的准确率有显著性差异(χ2=6.40,P0.05)。轴位CT图像与MPR对胃癌肿瘤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6.40%和87.50%,两者有显著性的差异(χ2=3.88,P0.05)。结论与轴位CT图像相比,MPR结合CTG显著提高胃癌病灶的检出率,MPR可明显提高胃癌肿瘤分期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及MRJ特征,提高对多发性硬化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对20例颅脑MS患者临床资料、病灶部位、形态、MR信号及强化特点、胼胝体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MS以青、中年女性稍多见,急性、亚急性起病,多以视觉障碍或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为首发症状.视觉诱发电位大多数异常.MRJ检查18例发现病灶,敏感性90%(18/20).病灶以双侧侧脑室旁、额叶皮层及皮层下、半卵圆中心多发.病灶大、小不等,多数为圆形、卵圆形."直角脱髓鞘征"及"白质变脏征"是两个较为典型的征象.T1WI上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及Flair序列上表现为高信号,Flair序列显示病灶更清晰.增强扫描病灶可呈结节状强化、环状强化、弧形强化或无强化.结论 MS的临床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RI有助于脑部M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诊断MS最敏感的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8.
颅脑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脑多发性硬化MRI特征表现,提高对颅脑多发性硬化(MS)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2002年2月~2008年3月间经南方医院收治的32例MS病例MRI检查资料.常规扫描TlWI、T2WI、Flair序列,26例行Gd-DTPA增强扫描;分析MS斑块分布的部位、大小、形态、MR信号及强化特点、占位征象、胼胝体改变及脑萎缩.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结果 32例MS患者中,30例MRJ脑部有阳性病灶,敏感性为93.75%.全部为多发病灶,以皮层或皮层下白质、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胼胝体为其好发部位.MS斑块直径大小不等,以圆形、卵圆形占大多数.双侧病灶大部分对称分布.其中"直角脱髓鞘征"20例、"白质变脏征"12例,兼具此二征者11例.T1WI表现为等、稍低或低信号.T2WI及Flair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大部分斑块无强化,强化斑块主要表现为结节状强化、环形强化.MS斑块无占位征象或轻度占位征象;矢状位胼胝体检查28例,17例信号异常,占60.71%(17/28),胼胝体萎缩5例.10例MS患者发生不同程度腩萎缩.结论 MS好发于皮层或皮层下白质区、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及胼胝体,以圆形、卵圆形占大多数;MS斑块多发,双侧病灶大部分对称,"直角脱髓鞘征"及"白质变脏征"为MS较特异的征象;大多数MS斑块增强扫描可无强化.或出现结节状强化、环状强化;MS斑块无或有轻度占位征象;常侵犯胼胝体,表现为弥漫性、结节状、放射状信号异常及室管膜不规则形增厚,以矢状位Flair序列显示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