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和D-二聚体水平与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88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随机选取8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MMP-9及D-二聚体水平,分析其与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MP-9及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WBC、CH及MP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LT、TG、HDL、LPA、CRP、GLU及MP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颈动脉狭窄不同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无狭窄、轻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组。无狭窄程度患者MMP-9以及D-二聚体表达水平明显少于轻中度及重度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狭窄患者PLT、TG、HDL、LPA、CRP、GLU、PDW及MPV表达水平明显少于轻中度及重度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CH以及LD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及重度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及D-二聚体检测能够作为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为疗效观察及预后提供十分重要的检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鼠疫流行态势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大部分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 ,现已查明有 30个疫源县、118个疫源乡、6 74个疫点 ,疫源面积达 18× 10 4km2 ,有 13种自然染疫动物和 9种自然染疫昆虫 ,是我国各型鼠疫疫源地中鼠疫流行最为猛烈、对人群威胁最为严重的一块疫源地。1 鼠疫流行概况1.1 动物间鼠疫 喜马拉雅旱獭 (以下简称旱獭 )是这块疫源地的主要宿主。疫情活跃 ,动物间鼠疫流行连年不断。仅 1999、2 0 0 0年在旱獭体和旱獭体表寄生虫体内分离出鼠疫菌 4 1株 ,发现新疫点 8个。 2 0 0 0年 5月从祁连山北麓肃南所捕的 2 18只旱獭 ,经河…  相似文献   
3.
应用解剖剥离和光学显微镜研究青海7种染疫蚤前胃形态结构,结果显示两块疫源地内蚤前胃结构相似,外部形态多样。前胃刺末端形态有钩形、吸管形、U字形、舌形、锥形、梭镖形、勺形、指形、刀形等。每刺两侧具有齿,刺齿的分布占刺全长4/5,3/4,1/3,1/2。刺基部形态有四棱形、三角形、长方形、漏斗形、矛形、五棱形、六棱形。人蚤刺粗大、长、骨化深,齿大,占刺长4/5。提示前胃刺形态结构特征可能在鼠疫传播媒介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饲养秃病蚤田鼠亚种,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为蚤类的防制提供资料.方法 在恒温恒湿条件下,采用成幼分养的方法饲养观察.结果 温度在(20.5±1)℃和(22.5±1)℃,相对湿度为(35±3)%时蚤的生长发育终止在1龄幼虫,而在(95±3)%条件下,(20.5±1)℃时生长发育终止在3龄幼虫期,(22.5±1)℃条件下可以完成从卵至成虫的发育,但存活率非常低,仅为8.75%.新羽化蚤饥饿状态下(22.5±1)℃的平均存活时间为11.68 d,短于(20.5±1)℃的15.07 d.该蚤较适温度为(22.5±1)℃,最适湿度为(75±3)%.结论 秃病蚤田鼠亚种的生长发育周期短、成蚤寿命长、繁殖力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三江源地区鼠疫流行动态,为鼠疫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三江源地区1954-2006年鼠疫疫源地调查,鼠疫监测和人间鼠疫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954-2006年三江源地区动物鼠疫流行主要分布布玉树,称多.曲麻莱,囊谦,治多,杂多6个县和格尔木市唐古拉乡.称多县还存在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染疫动物共8科12属15种,从动物体共分离到鼠疫菌336株,其中喜马拉雅旱獭体291株,占总数的86.60%(29/336),藏系绵羊13株.占3.87%(13/336),青海田鼠10株,占2.98%(10/336).从各类媒介昆虫体内共分离m鼠疫菌114株,其中,从斧形盖蚤体内分离出46株,占40.35%(46/114),谢氏山蚤38株,占33.33%(38/114).1960-2006年共发生人间疫情85起,发病238例,死亡134例,病死率为56.30%(134/238),流行季节为5-11月份,8,9月份为高峰期,10月份以后主要为藏系绵羊作为传染源引起的人间鼠疫.临床病型以肺鼠疫居多.占49.58%(117/238),但首发病例以腺鼠疫为主,占77.12%(91/118).结论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存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和青海田鼠鼠疫两块鼠疫自然疫源地,人间鼠疫病例由旱獭型菌株引起,尚未发现田鼠型菌种引起的人间鼠疫.三江源地区是青海省鼠疫流行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三江源地区食肉动物和小型兽类的种类与分布。方法整理收藏动物标本,查阅资料,采用鼠夹法调查。结果在三江源地区有食肉动物和小型兽类4目11科27属51种。结论三江源地区喜马拉雅旱獭、根田鼠、小家鼠、长尾仓鼠、高原鼠兔、猫、犬、赤狐、沙狐、狼、艾鼬等广泛分布,其中喜马拉雅旱獭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宿主。  相似文献   
8.
心脏监护室患者大多须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以减少心血管恶性事件发生.我科所有病床都配备床头柜,以置放患者常用物品,如水杯,卫生纸等.据统计,患者使用卫生纸频率高,且频繁够取动作容易导致病情反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筛选优质高效的杀蚤剂,观察不同类型杀虫剂对旱獭寄生蚤的杀灭效果。方法现场滞留喷洒法。结果家仆杀虫剂3min内将旱獭寄生蚤全部击倒,5min内蚤全部死亡;功百害和大功达需5—7min将旱獭寄生蚤全部击倒,30—40min蚤全部死亡;杜邦万灵需10—20min将旱獭寄生蚤全部击倒,1.0—1.5h蚤全部死亡。结论8%大功达可湿性粉剂和10%功百害悬浮剂毒力强,现场灭效好,气味小,经济安全,可在鼠疫疫区灭蚤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2003年 1月 ~2004年 1月, 作者运用消炎解毒口服液和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46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共 86例, 其中男 47例,女 39例; 年龄 4 ~17岁;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7天。临床表现, 一侧腮腺发病者 49例, 2~4天后另一侧亦罹患者 23例, 两侧同时发病者 14例。腮腺区除自发性肿痛及触痛外,导管口充血, 涎液分泌减少, 但无溢脓; 全身中毒症状有低热、乏力、头痛、食欲不振等, 查血常规白细胞均正常。有60例患者血清及尿淀粉酶均升高。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6例与对照组 42例。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