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肿瘤学   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颅颌面联合手术治疗前颅底区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颅底肿瘤手术及术后颅底组织缺损修复方法。方法 对1992~1999年间我院收治的35例患者的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并发症、生存率、修复材料和方法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5/35例),35例中良性肿瘤共11例,1例死于术后脑水肿伴全身,余了0例随访7年皆健在。2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按生命表法计算)分别为58.07%和36.29%。结论 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面联合入路在颅底区沟通性肿瘤治疗中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4例经颅面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颅底区沟通性肿瘤患者资料,经病理证实恶性肿瘤31例,良性肿瘤13例。位于前颅底区35例,累及前、中颅底区9例。肿瘤切除后造成的硬脑膜缺损用自体组织严密修补,并用额部带蒂复合组织瓣行颅底区组织缺损修复。结果肿瘤全切38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包括脑神经损伤3例,伤口感染2例,出现暂时性脑脊液漏2例,一过性精神症状2例。随访1~6年,10例死于肿瘤复发,失访2例。存活2年以上25例,3年以上17例。结论颅面联合入路是颅底区沟通性肿瘤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术入路之一,它是前颅底区(部分可以累及中颅底区)沟通性肿瘤较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头面部颅外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特点。方法 对11例头面部颅外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 肿瘤病变部位:眶内5例,鼻腔2例,颞窝、颞下窝各1例,顶枕部2例。手术入路颅面联合入路2例,眶外侧入路1例,鼻侧切开术2例,眶内容物剜除术1例,颞窝、颞下窝入路各1例,额眶入路1例,顶枕部肿瘤表面入路2例。11例均行手术治疗。全切肿瘤9例,近全切肿瘤2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行放疗,1例2年后复发行X刀治疗。随访期6个月至7年均存活。结论 头面部颅外脑膜瘤是少见的病例,主要表现出所在部位的局部症状,对不易活检的部位,术前定性诊断困难。治疗以手术为主,全切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6岁,因左下颌关节弹响互年,左项区疼痛7月,左耳听力下降2月,于1996年10月11日人院。查体:左拥区稍隆起,肿块界限不清、质硬、固定,张口不受限,无而瘫及唇周感觉障碍,颈部未发现肿大淋巴结。CT示“左颅中窝后外岩骨前份罚骨鳞状呈不规则局限性骨质破坏与缺损区,密度不均,向下穿通颅底骨,脑膜未见受侵”。在全麻下经颁行肿瘤切除术。病理报告为“骨巨细胞瘤互级”。术后8月因左耳听力减退,检查发现新生物充填左外耳道,再次入院,复查CT示“左侧辆骨板呈术后改变,但其下方颁骨及蝶骨大翼外侧局部呈膨胀性骨质破坏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年至2005年收治的75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为首发者占62%(47/75);单发脑转移占28%(21/75),两处以上占72%(54/75);脑转移灶80%位于幕上,合并其他器官转移37.3%(28/75)。27例综合治疗患者生存期均不同程度延长,平均14个月。而其它肺癌脑转移患者平均2.7个月。结论:肺癌脑转移预后不良,治疗原则上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治疗听神经瘤的优缺点及面神经的保护.方法 46例听神经瘤在神经内镜辅助下来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开枕骨骨瓣约5cm,上达横窦,下至枕骨大孔,内至中线,外达乙状窦后,十字形剪开脑膜,剪开前先行"1"广字形切口,缓慢释放枕大池脑脊液再行手术切除,术后进行随访.伴非交通性脑积水未能解除中脑导水管压迫者可行Torkldsen手术.结果 肿瘤全切33例(72%),次全切12例(26%),1例因大出血未能切除.面神经解剖保留39例(85%)(其中含有4~6cm的肿瘤9例,>6cm 2例),面神经重建2例,未能保留1例.无死亡患者.结论 在神经内镜辅助下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听神经瘤是面听神经得以保护,瘤体全切的关键.熟炼的手术技巧及扎实的显微解剖知识是手术疗效的保证.内镜的应用可使术野照明好,直观了解辨别手术进程及深部解剖结构关系利于手术和保护神经血管与脑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年至2005年收治的75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为首发者占62%(47/75);单发脑转移占28%(21/75),两处以上占72%(54/75);脑转移灶80%位于幕上,合并其他器官转移37.3%(28/75).27例综合治疗患者生存期均不同程度延长,平均14个月.而其它肺癌脑转移患者平均2.7个月.结论:肺癌脑转移预后不良,治疗原则上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显微外科切除侧脑室内肿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侧脑室内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侧脑室三角区或颞角10例,枕角4例,额角2例,室间孔区2例;病理性质为脑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间变性胶质瘤等。结果肿瘤全切15例,次全切3例。随访16例,失访2例,随访时间3个月~6年,平均2.3年;治愈14例,复发2例,同向偏盲2例,癫疒间1例,肢体瘫无好转1例。结论侧脑室内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可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眶颅沟通性肿瘤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18例眶颅沟通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视神经胶质瘤7例,泪腺腺样囊性癌4例,蝶骨嵴脑膜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泪腺腺瘤1例,神经鞘瘤1例,10例经额眶联合径路手术,5例经翼点入路手术,3例行额颞眶颧入路手术。7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术前术后放疗,术前剂量45 Gy,术后剂量为50~69Gy,5例进行4~6个周期的化疗,术前化疗2例,2周期,术后化疗3例,2~4周期。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手术死亡患者,肿瘤全切14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有4例创口局部感染,清创缝合1~2次后创口延迟愈合。未行眶内容物剜除术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7例良性肿瘤术后随访至今仍存活。11例恶性肿瘤,2例术后1年死于肿瘤转移,1例术后3年失访,其余8例随访至今仍存活。结论经翼点、额眶、额颞眶颧入路3种径路是处理眶颅沟通性肿瘤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沟通性鼻腔肿瘤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75例患者均行术前CT检查定位诊断。颅鼻沟通性性肿瘤63例,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8例,神经胶质瘤14例,低分化癌15例,嗅母细胞瘤17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9例。口鼻沟通性肿瘤12例,其中硬腭混合瘤9例,乳头状瘤3例。63例采用颅面联合进路,12例采用Weber-Fergusson进路。结果 75例患者肿瘤全切56例,次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7例,无术中死亡病例。63恶性沟通性肿瘤随访57例,术后1年存活55例,术后2年存活46例,术后3年38例。结论沟通性鼻腔肿瘤分别采用颅面联合联合进路、Weber-Fergusson进路,可充分显露肿瘤,采用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颅底缺损,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