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的国家,根据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全国人群中表面抗原携带率为10%。随着人群中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不断增多,流产室为乙肝病毒携带着实施手术的比例也随之增加。乙肝主要是经血液传播,流产过程中工作人员与血液接触甚密,且术中的各种器械、敷料等都是直接接触血液。如忽视此项工作的管理,术中用品处理不当或工作人员自身防护不够,不仅可造成流产患者间的交叉感染,也会给医护人员的健康带来威胁。因此,必须加强管理,采取有效防措施,防止乙肝病毒在流产室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服刑罪犯心理防御机制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应用“防御方式问卷”对168名服刑罪犯及88名某监狱工作人员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罪犯较多使用不成熟型防御机制,较少使用成熟型防御机制;在某些防御机制均分方面亦存在差异。另外,入监时间的长短、其防御机制的使用亦有所不同。作用对这些结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288名罪犯中人格问题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在押罪犯中人格异常的情况以,利于针对性地实施管理和改造。方法 使用“人格诊断问卷”等工具对某监狱在押犯进行调查,并设置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 研究组中的偏执型、分裂型、反社会、边缘型、表演型、自恋型、回避型、被动攻击型和抑郁型人格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暴力型罪犯的分裂型、反社会型、表演型及被动攻击型人格分值高于财产型罪犯。而财产型罪犯的强迫型分值高于暴力型罪犯。结论 相对于一般的群体而言,由于家庭、成长背景、社会因素的影响,罪犯中的人格偏离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拘禁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58例拘禁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8例拘禁性精神障碍患者中,男性占81.65%,年龄(32.20±7.59)岁,未婚及离婚占67.09%,文化程度较低,内向型性格占66.46%,以财产型(46.84%)、暴力型(40.51%)犯罪居多,入监时间为(10.57±7.38)个月,多为急性(60.13%)、亚急性起病(13.29%),适应障碍占72.78%,中长期抑郁反应占81.65%,临床表现均与被拘禁、监管环境相关,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100%)、睡眠障碍(94.94%)、焦虑紧张(88.61%),所有病例服刑能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拘禁性精神障碍以男性、青壮年、内向型性格居多,文化程度较低,案件类型以财产型、暴力型居多,入监后较短时间内出现精神异常,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以适应障碍及中长期抑郁反应居多,临床表现均与被拘禁、监管环境相关,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焦虑紧张。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发病率不断增加,越来越多妇女接受子宫切除术,由于人们生活质量及对美的追求不断提高,筋膜内子宫切除由于其独特优点不断被临床采用。近年来,我院开展了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收到了满意临床效果。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3年1月-2004年12月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者210例,年龄34-54岁平均(45.3±3.76)岁,随机分组:采用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112例为研究组,98例采用常规方法行子宫全切除术。两组术前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所有病例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宫颈活检以排除癌前病变或癌变。2.手术方法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前准备亦相同。研究组:行下腹正中纵切口长5-6cm,开腹后,用小S拉钩提起腹壁,直视下提起圆韧带,钳、断、扎,弧形剪开膀胱子宫返折腹膜,提起卵巢固有  相似文献   
6.
拘禁性精神障碍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拘禁性精神障碍是一类特殊的心因性精神障碍。其症状内容与被拘禁后的心理反应密切相关。该病占监管场所医学鉴定的6%~10%,预后一般良好。作者收集本院1980年~1995年住院患者30例资料进行分析,所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利培酮、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5例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奋乃静、利培酮、氯丙嗪3组(各25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检测3组病人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压及体质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治疗前后各代谢指标差值的差异。结果 3组治疗后体质量和TG均上升,其中利培酮组体质量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奋乃静和氯丙嗪组,TG升高水平高于奋乃静组,差异有显著性(F=10.892、4.616,q=3.726~6.517,P<0.05)。奋乃静组治疗后TC水平上升,利培酮和氯丙嗪组治疗后TC水平有所下降,奋乃静组治疗前后TC差值显著高于利培酮和氯丙嗪组(F=3.262,P<0.05)。3组治疗后FBG均上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降低,3组间治疗前后FBG、DBP、SBP差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病人体质量和脂代谢均有影响,应定期监测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治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病例1,男,58岁,小学文化,已婚。因"疑人加害,情绪不稳,言行紊乱病史15年,加重3月余"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于2012年9月21日第3次收住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异常。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入院辅助检查无阳性发现,既往曾服用氯丙嗪、氯氮平、舒必利、氟哌啶醇等。入院后继续氯氮平维持治疗,3 d后患者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夜间为甚;无鼻塞、流涕、发热、头痛等不  相似文献   
9.
30例拘禁性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0例拘禁性精神障碍临床分析吕成荣王成荣陶旭东茹明慧拘禁性精神障碍是一类特殊的心因性精神障碍,其症状内容与被拘禁后的心理反应密切相关。有报告该病占监管场所医学鉴定疾病6%~10%,预后一般良好[1]。作者在收集本院1980~1995年住院患者30例资...  相似文献   
10.
精神病人的攻击:医务人员的安全问题【英】/GraingerC…"AustraliaNewZealandJPsychiatry。-1993,27(2);-324~328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常常被忽视。Madden认为约有40%~50%的医生在他们的行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