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测细胞与材料间黏附力的方法。方法:本方法的建立基于离心力在转速一定时与半径成正比的原理。医用石膏制备培养皿固定装置,于培养皿底制备材料薄膜(包括有PLGA,PLGA COLI,PLGA COL I FN),待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悬液与其作用一定时间后,一定转速开动离心机。测定未脱落细胞斑的半径R,取均值。结果:上述三种材料表面未脱落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圆斑半径(R)分别为7.96、15.11、26.10mm,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R的变化可反映细胞与材料间粘附力的改变。(2)利用离心作用检测细胞与材料间的粘附力是可行的,尤其适用于同一种细胞与不同材料间粘附力的比较。(3)COL I和FN的使用可以增加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与PLGA间的粘附。  相似文献   
2.
"虚拟中国人"建模动脉灌注液浓度的选择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 :为“虚拟中国人”建模的动脉灌注液选择适宜浓度。方法 :以明胶、朱砂、淀粉为灌注液 ,分别配制为低浓度组 (按 2 0 %、10 %、10 %比例配制 )、中浓度组 (比例为 3 0 %、10 %、10 % )和高浓度组 (比例为 3 0 %、10 %、2 0 % ) ,通过对大白兔的动脉灌注 ,观察动脉显示的效果。结果 :低浓度组的动脉显示过密 ,腹腔脏器红染 ,影响清晰度 ;中浓度组动脉显示良好 ;高浓度组灌注不顺畅 ,动脉显示不全。结论 :按 3 0 %明胶、10 %朱砂和 10 %淀粉的比例 ,是“虚拟中国人”动脉灌注建模的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3.
皮瓣血供的解剖学类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我室近年来对皮瓣血供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根据皮瓣供区血管来源的规律性,综合提出较为全面的皮瓣血供的解剖学类型,供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4.
"虚拟中国人Ⅰ号"的动脉灌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在“虚拟中国人Ⅰ号”建模前对其动脉进行灌注填充 ,使其能与静脉区分。方法 :一侧颈总动脉双向插管 ,按 40~ 45ml kg体重的灌注量 ,以 4.0× 10 4 Pa的灌注压力 ,灌注红色填充剂。结果 :共灌入填充剂 2 70 0ml。结论 :为“虚拟中国人I号”赋加了动脉显示特色。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取穴规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搜集近3年来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相关文献32篇,对其取穴规律从中西医角度进行总结与分析发现,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时,多数学者采用体针取穴,其中包括十四经选用合谷、曲池、肩、外关、阳陵泉、足三里等阳经腧穴,和醒脑开窍针法。部分学者采用头针运动区、感觉区取穴方法及腹针引气归元针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亦有部分学者采用体针、头针、腹针结合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6.
局部解剖学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是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1-2],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人体局部的层次结构、器官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也是临床医学,特别是外科学等手术学科和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的主要基础课,具有很强的临床实际应用意义[3].目前在国内的医学院校均对临床医学等专业开设了局部解剖学课程,部分院校将其放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即第3学期),还有部分学校将局部解剖学设置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即第5学期),或者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合二为一展开[4].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整,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7.
胸锁乳突肌扳机点与老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肌筋膜扳机点压痛与年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定量按压法,按乳突前、下、后三部分,对不同年龄段男女健康受试者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扳机点进行检查,采取VAS压痛量化评分评定压痛程度。结果:中老年组VAS疼痛评分为5.358±2.309,青年组VAS疼痛评分为3.357±1.9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肌筋膜扳机点压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与年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中老年组VAS压痛评分及压痛程度明显高于青年组。  相似文献   
8.
小腿内侧皮瓣逆向移位及其静脉回流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50侧下肢胫后血管蒂的测量,12侧胫后静脉逆行注射,利用小腿内侧皮瓣逆向移位时,以内踝上缘作支点为最佳设计方案。皮瓣移位可达整个足部。逆行皮瓣的静脉血回流可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9.
背景:生物可降解内固定材料已应用于临床,但目前仅用于非承重骨的内固定。研究一种具有较高的初始力学强度和早期降解速度缓慢,并能用于承重骨内固定的器材是临床所需要的。目的:对自行研究的人发角蛋白复合聚乳酸骨折内固定棒进行初始机械力学强度测试和动物体内降解观察。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骨科中心,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2-09/2003-10在南方医科大学完成。选择54只成年SD大鼠。方法:①利用MTS-858MiniBionix型生物力学测试机分别对20根人发角蛋白复合聚乳酸棒的剪切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进行测试,了解人发角蛋白复合聚乳酸骨科内固定棒的初始机械力学性能。②108个人发角蛋白复合聚乳酸试件随机植入54只SD大鼠双侧脊旁皮下组织中,分别于术后1,2,4,8,12,16,20,24,28周取出(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测量重量损失,了解人发角蛋白复合聚乳酸在SD大鼠体内的降解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人发角蛋白复合聚乳酸骨折内固定棒的力学强度。②人发角蛋白复合聚乳酸骨折内固定棒动物体内降解情况。结果:54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人发角蛋白复合聚乳酸骨折内固定棒具有良好的初始机械力学强度,其剪切强度为241MPa,弯曲强度为358MPa,弯曲模量为13GPa。②人发角蛋白复合聚乳酸在SD大鼠体内可以良好的降解,早期降解较慢,而晚期降解较快。结论:人发角蛋白复合聚乳酸骨科内固定棒具有良好的初始力学强度,且在体内可以良好的降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基于筋膜学理论的新易筋疗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共80例,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新易筋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传统针刺疗法。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 scale,VAS)、行为评定量表(behavioral rating scale-6,BRS-6)、McGill疼痛量表对两组患者病情进行评定,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BRS-6、McGill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其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易筋疗法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