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1.2~1∶1.9.主要临床特征为症状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但其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不清楚.目前较公认的观点认为,MS是一种在遗传易感基因的基础上受环境因素的触发,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超大剂量甲泼尼龙(MP)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超大剂量MP能否提高疗效.方法 构建EAE大鼠模型,分为超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予以尾静脉注射MP 100 mg/kg、25 mg/kg、等体积生理盐水;另取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连续给药5 d,处死大鼠,采血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取脑、脊髓组织行HE染色及髓鞘染色.对临床评分、炎性病灶计数、髓鞘脱失评分、细胞因子含量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超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大鼠经MP治疗前后临床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炎性病灶数、髓鞘脱失评分及血浆IL-2、TNF-α含量均较模型对照组低.而超大剂量、小剂量组间在临床评分、炎性病灶数、髓鞘脱失评分、细胞因子含量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两种剂量MP均能缓解EAE症状,改善病情,但临床疗效并不与剂量呈依赖性,在一定的有效剂量范围内,超大剂量MP并不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构建兔颈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AS斑块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兔白介素-6(IL-6)、兔白介素-10(IL-10)和兔白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探讨ATRA的抗AS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34只纯种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他汀组、ATRA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实验4周后他汀组予辛伐他汀2 mg/(kg·d)灌胃给药,ATRA组予ATRA 20 mg/d灌胃给药.12周末处死动物,取颈动脉组织观察AS斑块形态及炎症反应情况,并测定血清中血脂、TGF-β、IL-6、IL-10、IL-17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颈动脉可见AS斑块形成,内膜断裂.他汀组及ATRA组内皮细胞形态和内膜尚完整.血清中TGF-β1和IL-10水平结果,ATRA组分别为(3 059.49±599.75) ng/L和(46.83±4.56) ng/L,他汀组分别为(2 709.48±601.44)ng/L和(43.13±4.07)ng/L,均比模型组的(2 039.16±638.07) ng/L和(36.39±7.34) ng/L显著增高(P<0.05).血清中IL-6和IL-17水平结果,ATRA组分别为(64.92±6.64) ng/L和(1 474.88± 140.55) ng/L,他汀组分别为(69.54±8.84) ng/L和(1 518.58± 136.69) ng/L,均比模型组的(110.00±7.26) ng/L和(2 002.66± 195.57) ng/L显著降低(P<0.05).结论 ATRA具有抗AS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TRA的炎症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ICA)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对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影响,并探讨ICA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C57BL/6小鼠EAE模型,并将其分为3组,每组 6只。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3?ml/d灌胃;ICA组:予以ICA 300?mg/(kg·d)灌胃;ICA+H89组:予以ICA 300?mg/(kg·d)灌胃并予以蛋白激酶A(PKA)特异性阻断剂H89 5?mg/(kg·d)腹腔注射;另取6只未经模型复制的C57BL/6小鼠同等条件下饲养作为正常对照组,予生理盐水3?ml/d灌胃。EAE小鼠在发病达高峰时开始给药,1次/d,连续给药5?d。每日进行神经损害评分,至给药结束后次日。给药结束后次日进行神经损害评分后处死小鼠,立即采集脊髓颈膨大部分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检测CREB的表达。结果 ICA组小鼠神经损害表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CA+H89组小鼠及模型对照组小鼠神经损害评分均无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脊髓组织中CREB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ICA组治疗后CREB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A组CREB的表达升高。但同时给予ICA与H89治疗的小鼠并不能提高脊髓组织中CREB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A可能是通过PKA途径提高中枢神经系统中CREB的表达,从而发挥对EAE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ascular disease,CSV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醒脑开窍汤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于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06例CSV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醒脑开窍汤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血清5-HT、BDNF、NSE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个性特点及不同人格类型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 68例住院HLD患者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测查,根据结果分为外向-情绪稳定、外向-情绪不稳定、内向-情绪稳定、内向-情绪不稳定四个人格类型,与60例正常人的心理测查结果进行对照,并比较各人格类型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 HLD患者组外向-情绪不稳定型性格比例为52.9%,多于健康对照组(P<0.00);外向-情绪稳定型及内向-情绪稳定型性格的比例分别为19.1%、11.8%,少于健康对照组(P<0.05);内向-情绪不稳定型性格比例为16.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D患者外向-情绪不稳定型及内向-情绪不稳定型性格者的敌对、偏执因子均分较外向-情绪稳定、内向-情绪稳定型性格者高(P<0.05)。结论 HLD患者的个性特点以外向-情绪不稳定型为主。根据基因突变类型给予不同心理干预措施以及尽早介入心理干预,可能有助于对其良好人格特征的塑造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ICA)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ERα、ERβ、GR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剂效关系.方法 分离、提取MS患者及健康人PBMC并将其均分为空白对照组、雌激素组、高、中、低剂量ICA组以及对应浓度的空白血清对照组各8个亚组,培养后离心,以RQ-PCR法检测各组PBMC中ERα、ERβ、GR mRNA的表达量.结果 MS患者高、中剂量ICA及雌激素组ERα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高剂量ICA及雌激素组ERβ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和健康人中实验组与各对照组比较GR mRNA表达量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与健康人高剂量ICA组比较,ERα、ERβ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A可以提高MS患者PBMC中ERα、ERβ mRNA的表达,具有拟雌激素样作用,但对MS患者PBMC中GR mRNA的表达无明显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肝豆状核变性( WD)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记录82例住院WD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头颅CT或MR结果,采用统一wilson病神经功能评分标准( UWDRS)、Nazer肝功能评分标准、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评估及测查。统计分析可能影响其心理状况的各项因素。结果:WD患者不良心理问题发生率为46.3%。与其心理状况相关的因素有性格神经质维度、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肝功能损害程度、社会支持度及颅脑影像病变范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神经功能损害( OR=8.708)、头颅影像病变范围( OR=4.889)是影响WD患者心理状况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并恢复神经功能可能是改善WD患者心理状况根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ATP7B基因突变是该病的根本病因。基因及细胞治疗是最可能从根本治愈本病,最具前景的治疗途径。目前,国内外的基础研究主要是以质粒、腺病毒、慢病毒等为载体介导基因治疗。细胞移植的方法有肝细胞移植、胎儿肝祖细胞移植、骨髓干细胞移植、胚胎干细胞移植。本文就以上方法的基础研究以及对促进干细胞向肝细胞方向分化的因素作一综述。各种基因及细胞移植技术均能达到一定的治疗动物模型作用,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促进干细胞向肝细胞方向分化的肝细胞核因子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BIS)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起始剂量及量效关系,以及BIS雾化与强的松(PRED)口服的疗效差异。方法 8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4组。BIS1、BIS2、BIS3组分别予定量雾化吸入BIS 6 mg/d、4 mg/d、2 mg/d;PRED组予以30 mg强的松片每日顿服。以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指标评分、肺功能指标FEV1(%pred)、PEF(%pred)、FEF(25-75)%(%pred)以及SpO2等为评价指标,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 h后、第2天、第7天等不同时段评价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雾化吸入BIS及口服PRED均能迅速改善病情;治疗4 h后以及第2天时各组间临床评分、肺功能、SpO2改善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第7天时各组间临床评分、SpO2改善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FEV1(%pred)、PEF(%pred)、FEF(25-75)%(%pred)改善的差值呈BIS1〉BIS2〉BIS3,在BIS1及PRE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大BIS雾化吸入剂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疗效;雾化吸入BIS 6 mg/d与口服PRED 30 mg/d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