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糖水平对18F-FDG PET/CT图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糖水平对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行体格检查或评价肿瘤性质的受检者,按空腹血糖水平分为9组(组间距为1mmol/L),第1组为血糖正常组,即血糖<6.0mmol/L(10例);第2~9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分别为6.0~6.9mmol/L(11例),7.0~7.9mmol/L(13例),8.0~8.9mmol/L(11例),9.0~9.9mmol/L(11例),10.0~10.9mmol/L(8例),11.0~11.9mmol/L(6例),12.0~12.9mmol/L(5例),≥13.0mmol/L(5例).受检者做完PET/CT检查后,图像质量由2位有经验的医师独立判断.同时根据肝不同层面的标准摄取值(SUV)最大值(SUVmax)及SUV平均值(SUVavg)分别计算肝图像噪声.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9组之间图像质量评分、肝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第2~9组图像质量评分、肝噪声分别与第1组进行比较,第2~7组与第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8,9组与第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评分低于第1组.(2)血糖水平与图像质量评分呈负相关(r=-0.52,P<0.05);血糖水平与肝噪声呈正相关(SUVmax、SUVavgr值分别为0.33和0.60,P均<0.05);SUVavg所算噪声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优于SUVmax.结论 图像质量随血糖水平的升高而下降,血糖<12.0mmol/L时与血糖正常者PET/CT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当血糖水平≥12.0mmol/L时图像质量将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18F-FDG PET显像在发热待查患者中筛查淋巴瘤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1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在长期发热患者中筛查淋巴瘤的价值。方法 对 5 9例长期发热患者 (发热持续时间至少 3周 ,测 3次体温超过 38 3℃ )的18F FDGPET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18F FDGPET显像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 9例长期发热患者中有 8例PET显像示恶性淋巴瘤可能 ,最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淋巴瘤 ,其中 2例为霍奇金淋巴瘤 ,6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PET显像示长期发热的淋巴瘤患者其病变淋巴结可在正常范围内 (<1 0cm或在体内较深部位 )。对长期发热患者 ,18F FDGPET显像可初步筛查淋巴瘤及排除其他肿瘤 ,可为穿刺活组织检查提供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3.
PET/CT图像采集时间对图像质量和病灶检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不影响图像质量和病灶检出率前提下缩短PET/CT图像采集时间的可行性。方法18例接受PET/CT检查的患者,在CT扫描后按1、2、3min/床位依次进行3次PET扫描,共得到54帧图像。患者按体重分为以下3组:(1)45~60kg(7例),(2)61~75kg(7例),(3)76~90k(4例)。由2位有经验的医师共同阅片确定每例患者病变的位置和数目,图像质量由2位医师独立判断。结果3min/床位PET/CT图像上共检出127个病灶,其中最小的病灶直径约为3mm,除1min/床位图像漏检3个病灶外,其他所有病灶均能被1min/床位、2min/床位的图像识别。(1)~(3)组患者在3min/床位采集图像上识别的病灶数分别为71、41、15个,第1组患者的所有病灶在3种不同采集时间图像上均能被识别,第2组患者1min/床位采集图像遗漏了3个病灶,而2min/床位图像识别出的病灶数与3min/床位图像相同。第3组患者的所有病灶在3种采集图像上也均能被识别。1、2min/床位的PET图像质量均较3min/床位图像差,1min/床位图像质量最差,主要表现为图像本底噪声高、对比度差。3组患者中,第3组患者图像质量最差。结论对体重低于60瞻患者,1~3min的采集时间,病变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而对体重60k以上患者,建议选择2~3min/床位的采集时间,对病情较重或不合作患者,根据需要可考虑选择1min/床位的采集时间。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肝癌肺转移灶FDG摄取的假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探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肺转移的价值,并分析肺转移灶FDG摄取假阴性的原因。方法3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为HCC肺转移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根据FDG摄取阳性或阴性分为2组:A组18例,肺转移灶表现为FDG摄取增高;B组14例,肺转移灶表现为无FDG摄取。结果32例HCC肺转移患者中,27例18^F-FDG PET/CT显像发现肝内高代谢病灶,12例伴发其他肝外转移,其中包括腹膜后淋巴结、肺门或纵隔淋巴结、骨骼转移。PET对最大径〈10mm的肺转移灶探测灵敏度为35.6%,对最大径≥10mm的肺转移灶探测灵敏度为6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2,P=0.03)。肺转移灶的FDG摄取变异较大,从无FDG摄取到少数病灶的显著FDG摄取,83.3%(25/30)摄取阳性的转移灶最大SUV(SUVmax)≤3。结论HCC肺转移灶FDG摄取假阴性率较高,除与病灶大小有关外,可能与原发病灶的病理特点有关。呼吸控制的薄层CT图像以及必要时增强CT对肺部小结节的检出非常重要,对CT显示小的肺结节病灶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2004.9~2008.11在我院PET中心接受至少2次PET/CT检查,分为初诊的在PET/CT扫描前未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组(A组)或经过放疗及化疗后的治疗组(B组)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随访至少6个月。结果未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的32例中,3例颅内淋巴瘤中2例在9个月内复发;21例经过6个疗程化疗后PET/CT为阴性,仅有1例复发(5%);1例3个疗程化疗后SUV降低达92.9%的化疗效果佳;而8例PET/CT阳性者预后不理想。治疗组病例中,PET/CT阴性的11例NHL,复发3例(27%);而PET/CT阳性的25例中,19例复发(76%),PET阳性组的肿瘤复发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18F-FDGPET/CT显像能很好的评价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且可早期预测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9岁,平素体健,无糖尿病史及肿瘤家族史,于2004年12月来本院PET中心行健康体格检查。PET/CT显像采用Siemens Biograph Sensation 16 PET/CTwyq (配Pico-3D)。显像前患者禁食6h以上,空腹血糖5.7mmol/L,体重76kg,静脉注射^18F-脱氧葡萄糖(FDG)395.9MBq,60min后行全身PET/CT检查。  相似文献   
7.
18F-FDG PET显像在肺癌预后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F-FDG PET显像评价新诊断肺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例新诊断肺癌患者资料,以肺部原发病灶的SUV为显像的预后评价指标,采用SPSS11.5软件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原发病灶大小及SUV均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而性别、年龄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SUV对不同分期患者的预后价值不同,对Ⅲ期患者预后评价的价值最大。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及原发病灶的SUV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P〈0.05)。SUV〉8患者的死亡风险是SUV≤8患者的2.19倍。SUV每升高“1”,患者死亡风险升高7%。结论 肺癌原发病灶的SUV是独立于TNM分期外的另一个重要的预后因子。分期相同的肺癌患者根据SUV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危险组,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大部分腮腺肿瘤起病隐匿,易被漏诊或误诊.笔者通过对本中心近4年内意外发现的腮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全身显像对于意外检出腮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WCAP及其拆方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对白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胰腺癌BxPC-3细胞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30只SPF级裸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5-氟尿嘧啶(5-FU)组、复方组、健脾组、清热解毒组和软坚散结组,每组5只,观察各组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瘤质量及抑瘤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瘤组织中IL-6/STAT3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c-myc癌基因(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干预组瘤质量均轻于空白对照组,5-FU组、复方组及各拆方组均可抑制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复方组抑瘤率高于各拆方组(P<0.05)。(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FU组、复方组和软坚散结组IL-6/STAT3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c-myc、cyclin D1、VEGF...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转移性肿瘤原发灶的定位对指导组织学诊断及选择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50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患者进行~(18)F-FDG PET全身显像,以评价其在探测原发灶中的价值。 方法 50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患者,男36例,女14例,其中颈部转移瘤18例,骨骼转移瘤15例,脑转移瘤12例,其他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FDG PET全身显像,结果判断应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方法(标准摄取值,SUV)。 结果 50例患者中,有32例PET可检出原发灶(64%),且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其中肺癌17例,鼻咽癌9例,乳腺癌2例,卵巢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各1例。2例(4%)FDG PET呈假阳性,分别为子宮和结肠病变各1例。18例FDG PET显像原发灶不明者,经临床随访2~26个月,有2例发现原发灶,1例证实为前列腺癌,1例为粘液性胃癌。17例患者PET检出了其他部位的转移灶。 结论 PET一次检查可了解肿瘤原发灶及全身转移情况,包括骨骼及软组织的转移,对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患者进行全身PET检查有助于原发灶的寻找,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