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与个性特征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版)、阳性症状量表对202例在青春期首发的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相关分析发现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中的幻觉总评分、分量表综合评价总分、阳性症状评定量表总分与神经质标准分成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阳性症状的最重要的因素依次是童年期疾病、神经质、受教育年限、亲子关系、性别。结论:有过童年疾病、个性特征中神经质高的、文化程度高的、亲子关系差的、女性青春期精神分裂症其阳性症状也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应激源及阳性症状是否存在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对202例青春期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相关分析发现,男性在教师压力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女性无相关性。女性在家庭压力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在同学朋友压力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男性无相关性。在怪异行为总评分与消极应对之间,女性呈正相关,而男性则无相关性。男性在阳性思维形式总评分、分量表综合评价总分、阳性症状量表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而女性则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因素与阳性症状存在明显的关联。结论:不同性别分裂症患者,面对应激的应对方式存在差异;应对方式不同,会影响其症状的表现;性别与阳性症状存在明显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随着精神疾病的增加,精神医学界日益认识到家庭作用对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有重大影响”’.为了探讨精神病人家属在初、复诊时的心态及应对方式的变化,以便更好地开展家庭心理治疗,进行家庭干预,达到有利于病人康复的目的.我们对192例精神病人家属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及早诊断治疗是改善脑血管病预后的关键。本文调查初入院患者 113例 ,寻找延误治疗原因 ,报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为青医附院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113例 ,其中脑出血 (包括混合性卒中 ) 34例 ,脑梗塞 79例 ,在其入院时对其一般情况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既往有无中风史、发病时间 (5am~ 5pm ,5pm~ 5am)、身边有无家人、就诊时交通工具、意识状态、首发症状、延诊原因、对中风知识的了解等。并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由有经验的主治医师进行评分 ,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病后 <6小时就诊者为对照组 ,病…  相似文献   
5.
患者李××,女,20岁,中专三年级。往院号:28042。因发作性恶心、呕吐,牙关紧闭12年,再次犯病伴消瘦9个月,呆滞、妄视3个月于2000年3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患者于8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恶心、呕吐,与进食无关,有时全身紧缩,牙关紧闭。在当地医院检查脑电图正常,经给予大仑丁治疗后痊愈,此后10年未再发作。9个月前因服米非司酮行药物流产再次诱发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0岁,农民,住院号:24770。无原因失眠、心烦、悲观厌世,感活着没意思,对不起家人半年,服农药甲胺磷20ml自杀,昏迷约10小时,经住院抢救脱险。约两周后,发现患者足背下垂,行走困难,双手活动不灵活,精细动作如系扣子,  相似文献   
7.
8.
儿童期与成人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儿童与成人患者之间是否存在临床差异。方法 选择首发、未经系统治疗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成人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 ,自编调查表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儿童组幼年缺乏家庭温暖的明显多于成人组 ;精神病家族史阳性率也明显高于成人组 ;儿童组的不良发病因素以学校因素居多 ,成人组则以家庭因素居多 ;儿童组的就诊病程明显短于成人组 ;儿童组未见嫉妒妄想 ,自语自笑、伤人损物、自杀等表现亦较少见 ;两组预后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儿童与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择1990-2000年儿童期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86例(儿童组),并随机选择成人精神分裂症94例(成人组),分别对两组患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儿童组家族史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1);成人组自语、自笑明显多于儿童组(P<0.05),嫉妒妄想未见于儿童组,其余临床表现、住院时间及预后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儿童精神分裂症有自己的特点,但总体上与成人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对50例精神分裂症单用利培酮治疗8周,入组前及治疗后2、4、6、8周经PANSS量表评定。结果 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为94%,显效率为66%,治疗中副反应轻微。结论 利培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都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