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电视腹腔镜下侧脑室 -肝膈间隙分流术与常规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年 2月~ 2 0 0 2年 6月收治的 70例脑积水患者 ,其中腹腔镜治疗组 39例 ,常规手术组 31例。结果 腹腔镜组分流管腹腔端梗阻发生率为 12 .8% ,常规手术组梗阻发生率为 32 .3% (P <0 .0 5 )。术后感染率分别为 2 6 %和 3.2 % ,χ2 检验无显著差异。随访调查karnofsky评分 ,腹腔镜治疗组平均值 (6 9.3±11.5 ) ,常规手术组 (5 7.4± 10 .3)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电视腹腔镜下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并发症少 ,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联合化疗对恶性胶质瘤治疗的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29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胶质瘤患者,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2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7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外科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每例患者每日口服他莫昔芬40~60mg,分1~2次服用,连服6个月。并给予化疗,化疗方案为替尼泊甙,3周为1周期。传统治疗的21例恶性胶质瘤患者,间变性星形细胞瘤8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3例,手术及放射治疗后仅口服洛莫司汀,6~8周为1周期。两组化疗均给予2~4周期。结果29例联合应用三苯氧胺治疗及传统治疗的21例患者,治疗后总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2个月、23.1个月(P<0.01),肿瘤进展期分别为21.3个月、16.5个月(P<0.05);其中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位生存期为38.9个月、29.6个月(P<0.05),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18.6个月、12.3个月(P<0.005);肿瘤进展期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为26.8个月、22.9个月(P>0.05),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14.3个月、8.7个月(P<0.05)。结论三苯氧胺联合化疗较传统治疗方法有一定优势,无明显毒副作用,为恶性胶质瘤化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晚期肝癌多在门静脉主干或主要分支内形成癌栓,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出现后易发生肝内播散转移[1],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治疗PVTT的方法多为手术切除+癌栓取出术或配合肝动脉和(或)门静脉插管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均为有创性治疗.自2005年9月,我们应用高能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17例肝细胞癌性PVTT患者,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利用131碘标记的血卟啉衍生物(HpD)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以明确肿瘤部位、大小及转移范围。本文介绍了131I─HpD的制备方法,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讨论。标记品的比活度为6.7MBq/mg,放化纯度>92%。可供动物药理等基础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5.
6.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SRS)是通过立体定向的方法确定靶点 ,将高能射线聚集于颅内某一局限性靶区行一次性极量照射 ,而靶区外周组织因剂量迅速递减而免受累及 ,从而在其边缘形成一个如刀割样的界面 ,达到类似外科手术的效果。由于其独特的治疗方式及特点 ,近 2 0年来SRS在神经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目前主要包括γ 刀和X 刀。γ 刀采用 2 0 1个 60Co放射源 ,产生球形放射野 ,可更换准直器用于多个等中心点 ,位置误差减少到 0 .1mm。X 刀则通过计算机控制的直线加速器 ,机架围绕等中心点作 0°~ 36 0°旋转 ,…  相似文献   
7.
我院1999年5月~1999年11月,对78例脑肿瘤患者行手术切除,术后出现4例脑血管痉挛,本文就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及治疗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9年5月~1999年11月我院收治脑肿瘤78例,男性45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者5岁,最大者74岁,平均年龄41.6岁。其中胶质细胞瘤42例,脑膜瘤20例,垂体瘤8例,颅咽管瘤3例,胆脂瘤2例,血管网状细胞瘤3例,肿瘤行全切或大部切除。4例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男性3例,女性1例,1例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2例为复发胶质细胞瘤,1例为垂体嫌色细胞瘤,年龄28~37岁,平均年龄33.7岁。1.2 临床表现术后2~4天内突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外伤性脑梗死发病率增高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1999~ 2 0 0 1年 ,我们收治小儿外伤性脑梗死 12例 ,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9个月至 2岁 4个月 ,平均 1.5岁。受伤原因为坠落伤 7例 ,摔伤 3例 ,车祸伤 2例。伤后脑梗死出现时间为即刻 8例 ,2 4~ 48小时 3例 ,1例无临床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 7例 ,单侧肢体瘫痪 9例 ,偏瘫 2例 ;合并中枢性面瘫 3例 ,偏身感觉障碍 2例 ,运动性失语 3例 ,癫痫发作 1例。偏瘫于 12~ 48小时达高峰 ,肌力0~ 2级。 CT及 MRI检查见梗死灶位于左侧基底节 5例 ,右侧基底节…  相似文献   
9.
脑肿瘤手术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血卟淋衍生物,定位标记为131I—HPD。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血药浓度下降较快,全身分布迅速广泛,24至32小时变化较为平缓,32小时后几无变化。肺、肝、脾分布较多,肌肉最少,其它组织介于中间,8小时后血液、甲状腺、肺、肝、大腿肌肉等组织呈下降趋势,而肿瘤组织分布相对较多。与其它组织(肺、肝除外)相比,具有相对选择性吸收和潴留作用,这种作用在24小时后较为明显。该药72小时内粪排量(57.53%)大于尿排量(42.47%),血中放射性──时间曲线符合开放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