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对重度屈曲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跟踪随访于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本组进行TKA手术的38例重度屈曲畸形患者,以主动关节活动度、徒手肌力检查、Muller膝关节稳定性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价系统为临床指标,比较手术前及随访终末时的变化来衡量手术的疗效。结果术后主动关节活动度、徒手肌力检测、稳定性指标上明显大于术前,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2.5年,平均1年。术前HSS评分-5~34分,平均22.6分;术后61~89分,平均77.4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优良率达到63.16%。结论 TKA手术对膝关节重度屈曲畸形获得满意效果,是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乳糜胸是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肺癌术后乳糜胸可导致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脂溶性维生素、矿物质、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等大量丢失,导致患者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等并发症,且死亡率高,需要及时正确的干预。乳糜胸的诊断目前仍缺乏统一标准,治疗手段也较为繁多。近年来,乳糜胸的一线治疗措施为营养治疗这一观点越来越受到认可,但营养治疗存在多种途径,包括特殊自然饮食、口服营养补充、肠内营养、补充性肠外营养和全肠外营养等。本文针对肺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断标准、定位诊断方法、多种治疗手段等进行综述,并重点对营养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方法进行综述,同时阐述不同营养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便于临床实践的不同营养方案的多种实现办法,为临床进一步开展规范治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加速乳糜胸痊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对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396例拟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接受单纯全身麻醉+术后静脉镇痛(GA组,n=198)或硬膜外全身复合麻醉+术后硬膜外镇痛(EGA组,n=198)。除硬膜外阻滞外,两组患者术中接受同样药物的全身麻醉,术后分别使用静脉或硬膜外自控镇痛至第3天。术后每天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法评估术后3 d内静息时及咳嗽时疼痛程度,术后第4天起每周随访直至出院,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间和住院死亡率。主要终点是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96例患者进入意向治疗分析。术后第1~3天静息和咳嗽时NRS疼痛评分EGA组均明显低于GA组(均为P0.0001)。术后肺不张发生率EGA组明显低于GA组[EGA组1.0%(2/198);GA组4.5%(9/198),P=0.032];术后房颤发生率[EGA组2.0%(4/198);GA组5.1%(14/198),P=0.016];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EGA组2.5%(5/198);GA组8.1%(16/198),P=0.014]EGA组明显低于GA组。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EGA组15.2%(30/198);GA组12.6%(25/198),P=0.468]。围术期需要干预的低血压发生率EGA组明显高于GA组(P=0.021),但需要干预的高血压发生率EGA组显著低于GA组(P0.0001)。结论对于接受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手术的患者,硬膜外麻醉和镇痛可改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肺不张和房颤的发生,但会增加围术期低血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腰椎滑脱症的再手术治疗,总结出手术技巧,提出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25例腰椎滑脱症手术失败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8~78岁,平均52.6岁。9例采用后路减压、椎体复位、椎间植骨结合后外侧环形植骨,再用RF-Ⅱ系统加压内固定术;16例采用后路(少数病例结合前路)充分减压、椎体复位、BAK椎间融合器植入、立体植骨、RF-Ⅱ系统(少数病例采用其他系统)加压内固定术。结果全部病例术后按计划成功随访,总优良率为92.0%,腰椎滑脱大部分基本复位,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充分减压的基础上予椎体复位、BAK椎间融合器植入、立体植骨、RF-Ⅱ系统加压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手术失败患者,技术规范、成熟,并发症少,实用、高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骨伤三方联合西乐葆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西乐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骨伤三方治疗。比较骨结构声音穿过跟骨的传播速度(SOS)、骨矿含量宽频超声衰减系数(BUA)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OS、BUA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骨密度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颈椎侧块螺钉内固定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取12具成人尸体的颈椎作为标本,于C4~C5处切断,造成颈椎不稳定模型.对标本依次行非内固定、侧块螺钉内固定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三种方式.然后进行柔韧性以及左右旋转扭矩和刚度测试,评价两种内固定术的稳定性效果.结果 在三维运动范围方面,侧块螺钉内固定比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三维运动范围有不同程度减小(P<0.05);侧块螺钉左右旋转的刚度比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强(P<0.05).结论 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角度来看,下颈椎不稳采用侧块螺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骨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骨汤口服。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95%CI=79.34%~98.38%),对照组为87.50%(95%CI=74.04%~95.9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0.430 7,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参数比较,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分别优于对照组(t=-5.598 9,-5.351 4,P0.01);而骨密度参数比较(t=0.517 3,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生存质量评分参数比较,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分别优于对照组(t=6.165 8、5.740 2,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骨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医治疗的证据不够充分,其收益为OR=0.57(95%CI=0.13~2.55,其概率分布跨过1),NNT=20(95%CI=5.51~32.27)。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证候积分参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PFNA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髁上骨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部分负重时间、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下地部分负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优良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3.21%(x~2=7.669,P=0.00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3%,低于对照组的39.29%(x~2=14.104,P=0.000)。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降低患者疼痛感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通膏外涂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外涂温通膏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用推拿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肩关节活动度的检查评定2组惠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3个病理分期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0.7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而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在改善关节前屈、后伸、外旋、外展方面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温通膏外涂配合推拿综合治疗肩周炎较单纯推拿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证实,胰岛素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具有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 目的:实验拟验证补肾复方中药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9/2007-03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和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共同完成。 材料:选择SPF级6 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68只,体质量约260~280 g。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手术组,分别为22只和46只。术后3个月后从两组随机各选出10只以确定造模成功。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雌激素组、中药组各12 只。剩余12只为空白对照组。补肾中药主要由淫羊藿、补骨脂、丹参、黄芪等10味中药组成,含生药量为1 430 g/L,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制剂室提供。 方法:中药组给予补肾中药按4.8 g/kg灌胃,1次/d;雌激素组给予尼尔雌醇按1 mg/kg灌胃,1次/周;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蒸馏水按10 mL/kg灌胃,1次/d,连续治疗3个月。 主要观察指标:分别测量各组大鼠全身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双髋部骨密度,以及外周血清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肿瘤坏死因子α及雌激素含量。 结果:最后进入结果分析64只。①造模组全身骨密度低于空白组(P < 0.05)。②治疗后,中药组和雌激素组的全身骨密度、腰椎骨密度高于模型组(P < 0.05),中药组和雌激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能显著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和提高雌激素水平(P均< 0.05),与雌激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中药组还能提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含量(P < 0.05),雌激素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明显均低于其余3组。 结论:中药补肾复方在治疗骨质疏松的过程中类雌激素样作用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但其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影响不同于雌激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