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定岗招录是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工作需要、业务开展情况,整理分析后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对固定岗位选拔录用人员的一种用人模式。在某些热门岗位,如临床科室、检验科等报名人数多,选择面广,而感染科、急诊科、病理科、心电图等相对冷门专业存在有编制无人报名的情况。报名、报考过程中的调剂工作不符合现行招录制度,因此导致医院在选人、用人工作中存在很大的困难[1]。现有体制下用人单位很少参与招录过程,甚至存在完全没有参与的情况,作为真正用人单位的医院仅限于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吻合口瘘为胃底贲门区手术消化道重建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症状重、预后凶险、治疗困难的特点,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11年8月诊治的5例腹腔内胃食管吻合口瘘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总结报告见表1。  相似文献   
3.
1 病例 刘某,男,45岁,退伍军人,保安,因"反复呕血、黑便7年,再发5 d"入院,既往多次于消化内科诊断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行止血、保肝、输血等治疗好转.入院查体:消瘦,贫血貌,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相似文献   
4.
报道1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技术成功救治重度乌头碱中毒患者的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合乌头碱中毒的毒理机制及临床表现,探讨ECMO治疗乌头碱中毒的临床价值,旨在拓展ECMO在药物中毒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非外伤性乙状结肠破裂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病理表现及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对6例经手术治疗证实的非外伤性乙状结肠破裂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术中探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首发症状为突发性腹痛,体征表现下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影像检查提示膈下游离气体,全部经手术证实为非外伤性乙状结肠破裂,分别采用Hartmann术及袢式造瘘(包括修补肠袢外置)的术式,术后5例恢复良好,1例因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结论对出现突发腹痛、腹腔有游离气体,初发下腹部剧痛,下腹压痛、反跳痛的老年患者,可作出乙状结肠破裂的初步诊断。手术需从快从简,术后加强抗感染、支持治疗及护理,预防并减少心肺等多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赵鹏  刘代强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2025-2025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抗生素静滴,治疗组中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入液静滴,治疗5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9.91%,高于对照组的75.76%。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在临床上较常见。施行一期切除还是一期造口、减压,二期吻合尚存在争议。近年来,由于术中外科处理技术进步,尤其是术中肠道处理方法的改进,术后强效抗生素的应用,营养支持的合理化,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现就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11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取得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明显,脑卒中的发生率也不断攀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的发病率较高。脑梗死因为其较高的发病率、较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于急性期的脑梗死,目前公认的有效治疗办法就是急诊溶栓,它能使部分闭塞的血管再通,从而恢复脑组织的血流灌注,也就避免了脑细胞的坏死。溶栓的利弊取决于急诊医师对于急症脑梗死的准确识别与否,准确判断是急性期脑梗死后行溶栓治疗,好处是明显的;但是  相似文献   
9.
陈维书  刘代强 《重庆医学》2006,35(5):411-411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31岁。因双下肢无力2d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抬入病房,神清,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不高。双下肢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3年前曾因类似症状,诊断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予补钾后好转。入院后血K^+ 1.85mmol/L,ECG示Q.T延长,U波,再次诊断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予抗感染、补钾(静脉3‰氯化钾并口服10%氯化钾溶液)治疗。24h补钾10g,症状无好转,血K^+ 1.92mmol/L,并出现排尿困难,入院后尿量3800ml(24h)。第2天再次补钾12g,常规补镁、补钙,查全血细胞分类无异常,血钾2.3mmol/L,  相似文献   
10.
<正>热射病(heat stroke, HS)是指在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或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体力劳动所致的严重热损害,其特征是核心体温升高大于40.5℃并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和脑功能障碍为主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具有临床症状重、病情急骤、死亡率高的特点[1]。HS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HS相关性凝血功能障碍(heatstroke-induced coagulopathy, HSIC)是指机体在热应激下全身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