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小脑血管畸形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或枕下后正中入路进行手术。结果72例病人均手术全切病灶。术后病理结果:动静脉畸形(AVM)67例,海绵状血管瘤(CM)3例,静脉畸形(VM)2例。术后GOS评分:5分64例,4分4例,3分1例,2分1例,1分2例。随访4个月~13年,恢复良好64例,轻残4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2例。无复发病例。术前GCS评分≥8分的AVM病人,其术后GOS评分较GCS评分〈8分者高(P〈0.05)。结论小脑血管畸形应尽早行手术切除治疗,术中采用合适的手术入路、适当的手术技巧,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AVM病人术前GCS评分≥8分的病人恢复好,〈8分病人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枕骨附着点在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手术中作为骨窗下界标志的意义。方法 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前瞻性收集桥小脑角区病变81例,术前头颅MRI定位横窦、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在枕骨的附着点、椎动脉或周围静脉丛,测量相应距离,以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在枕骨的附着点作为骨窗下界参考。术中解剖暴露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在枕骨的附着点作为乙状窦后入路骨窗下界的参考点。结果 术前MRI测量显示,横窦下界与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在枕骨的附着点的距离26.1~40.7 mm,平均(33.4±3.5)mm;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在枕骨的附着点与椎动脉或周围静脉丛的距离11.3~27.2mm,平均为(18.6±3.6)mm。81例术中骨窗上下界距离(36.8±5.2)mm(上界为横窦下缘),病变均暴露满意,术中无椎动脉/周围静脉丛暴露及损伤。46例听神经瘤、13例脑膜瘤、7例海绵状血管瘤均全切除;15例听神经瘤因肿瘤与面神经关系密切行近全切除。所有病人骨瓣均完整复位,术后1周~1年CT/MRI复查显示无颅骨缺损,无皮下积液。结论 以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在枕骨的附着点作为乙状窦后入路骨...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0岁.因双下肢麻木、乏力,并尿潴留27 d,于2012年3月收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查体:脊柱生理弯曲存在,双腹股沟平面以下痛温觉减退,触觉存在;左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下降,右下肢肌力Ⅴ级;左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弱;肛门反射减弱;小便需导尿;双侧病理征未引出.MRI平扫(图1)示T11~L1上半椎体节段脊髓呈串珠样排列的多发短T1、长T2信号,约3.2 cm×0.8 cm,压脂低信号;L1下半椎体脊髓膨大,T1、T2呈混杂信号,约1.5 cm×1.5 cm;增强后全病灶边缘呈串珠样强化;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术前诊断为脂肪瘤.在全麻下经胸腰部后正中入路行胸腰段肿瘤切除术.于圆锥上方沿正中线纵行切开脊髓1 cm即见淡黄色粘稠液体溢出,内壁为脂肪组织且与脊髓分界不清,予以分块切除;圆锥下方可见一被马尾包裹的有完整包膜、边界清楚的球形包块,直径约1.2 cm,予以完整切除.切开包块见内有肌肉、脂肪以及附有毛发的皮肤等组织.病理诊断:成熟囊性畸胎瘤伴异物反应(图2).术后患者双下肢麻木感明显缓解,左下肢肌力恢复正常.随访2个月,下肢感觉障碍完全恢复,可自行排尿,术后7个月行MRI复查示畸胎瘤近全切除(图3).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青年(14~44岁)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8例青年CSDH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中,男32例,女6例;合并蛛网膜囊肿15例、凝血因子Ⅷ活性下降1例、Ⅺ因子活性下降1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长期高血压病史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转化成CSDH有2例;15例无其它疾病。1例合并凝血因子Ⅷ活性下降,未行手术治疗且自动出院后失访;其余37例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其中28例一次手术即治愈,9例首次术后复发(再次手术4例,保守治疗5例);1例术中即见脑组织完全回复,4例术后3 d内脑组织完全回复,17例术后7 d~1个月内脑组织完全回复,5例术后1个月后脑组织完全回复;术后随访1~12年,未再复发,正常生活。结论 青年CSDH以男性多见,常合并有其它疾病(蛛网膜囊肿、凝血功能障碍等);治疗首选钻孔引流术,预后良好,但需重视合并疾病的治疗;合并有蛛网膜囊肿者,术后再出血率高,如无颅内压增高,可采用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