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糖尿病(DM)防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首次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含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DM住院患者182例,应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一级预防知识调查问卷,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患者DM、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肥胖等主要危险因素知晓率分别为34.6%,63.7%,46.7%,48.4%和17.6%;2182例患者中对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4.6%(63/182)、27.5%(50/182)和19.2%(35/18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是否医疗保险等因素对DM进行治疗和干预有统计学差异(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和是否医疗保险是患者接受降糖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伴DM患者对DM治疗认识不够,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和是否医疗保险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脑梗死是由于一侧颈内动脉栓塞或急性血栓形成引起的一侧大脑半球急性广泛缺血性疾病,常由于心脏疾患导致的栓子脱落,颈动脉内膜斑块脱落所致。2010年9月收治左侧大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例,应用小剂量丙泊酚成功脑复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根据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70%,发病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的缺血缺氧损伤,常会致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甚至死亡,而存活的患者常伴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和意识障碍[2-4].本研究旨在观察神经保护剂神经节苷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治疗组男49例,女41例,年龄42 ~ 72[平均(61.34 ±8.87)]岁;对照组男51例,女39例,年龄39 ~ 75[平均(61.33±10.66)]岁,两组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明显(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贵阳市城乡≥60岁人群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及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方法对两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镇的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包括一般情况及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描述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城乡分布特征.结果 城市老年人群高血压、心脏病、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卒中家族史、吸烟、饮酒、喜盐、喜脂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39.66%、4.53%、17.12%、8.63%、33.11%、1.31%、30.05%、17.60%、8.16%、8.99%;农村老年人群分别为43.6%、2.45%、14.50%、6.47%、22.63%、1.09%、45.73%、33.02%、19.74%、26.92%.临床指标中,高血压暴露率农村高于城市,其余各因素城市暴露率高于农村(P<0.05).生活行为因素中,农村地区暴露率高于城市(P<0.05).结论 贵阳市6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暴露率最高,其次为吸烟,而超重或肥胖也已称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农村老年人群生活行为因素暴露率高,这也可能是近年来农村地区脑卒中患病率迅速上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贵阳市社区年龄≥60岁人群血压情况及脑卒中患病与代谢综合征(MS)和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阳市10个社区5182例年龄≥60岁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以10岁为界,分为60~69岁组2437例、70~79岁组1755例和≥80岁组990例,分析脑卒中与MS和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5182例老年社区居民中,高血压前期人群比例25.67%,高血压患病率39.56%,MS患病率16.92%,脑卒中患病率5.77%。与60~69岁组比较,70~79岁组和≥80岁组高血压患病率、脑卒中患病率明显升高、MS患病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男性MS患病率低于女性(P<0.01)。MS患者脑卒中患病率高于非MS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非MS患者的2.53倍(OR=2.530,95%CI:1.966~3.257,P<0.01)。结论贵阳市社区老年居民随着年龄增长,人群收缩压逐渐上升,脑卒中惠痛与高血压和MS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行CAS的老年女性颈动脉狭窄患者80例,根据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46例和预后不良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舒张压、心率、冠心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体质量、收缩压、糖尿病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及有吸烟、饮酒史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左侧大脑前动脉(LACA)、左侧大脑中动脉(LMCA)、左侧大脑后动脉(LPCA)的平均血流速度(MFV)快于预后不良组,搏动指数(PI)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右侧大脑前动脉(RACA)、右侧大脑中动脉(RMCA)、右侧大脑后动脉(RPCA)的MFV快于预后不良组,PI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MFV快于预后不良组,PI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CVRC)优于预后不良组(P0.05)。结论体质量、收缩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及术后24 h内脑血流动力学是老年女性颈动脉狭窄患者CAS后预后相关因素,其中脑血流动力学为术后可干预因素,故改善术后24 h内脑血流动力学可能改善老年女性颈动脉狭窄患者CAS后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炎性反应和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者12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和神经递质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促进神经递质分泌,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贵阳市城乡老年人群(≥60岁)卒中流行现状及常见危险因素与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以现况研究设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贵阳市2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镇的≥60岁常住居民进行卒中患病率及常见危险因素的调查。按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80岁及以上归人一组),描述卒中的流行现状及常见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结果①贵阳市城乡≥60岁老年人卒中患病率为5.4%(392/7299)。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5.8%对4.4%,P=0.013);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对5.2%,P=0.458)。随着年龄的增长,城市和农村卒中患病率均有增高的趋势(P〈0.01)。②高血压患病率为40.8%(2977/7299)。血压正常组卒中患病率为2.6%(65/2539),高血压前期组(血压:120~139/80—89mmHg)为5.9%(106/1792),高血压组为7.1%(211/2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论男女卒中患病率均下降;随着体质量指数的增高,卒中发病率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压前期、高血糖、心脏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喜高盐饮食是卒中的危险因素,高学历是保护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贵阳市城乡老年人群卒中患病率为5.4%。高血压是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学历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随访观察颈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颅内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反应性(cerebral vascular reactivity,CVR)的变化,比较介入治疗对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3例颈动脉狭窄的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意愿分为手术组50例和药物组53例; 手术组均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及药物的治疗,药物组仅接受药物治疗,记录2组的NIHSS评分变化、脑卒中和死亡事件; 所有手术患者均在术前、术后3 d、1、3、6、12个月进行CDFI和TCD检查,测量颈动脉狭窄局部管径、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及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PSV、搏动指数(pulsatilityt index,PI)及CVR,比较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2组NIHSS评分变化均呈下降趋势(P<0.05),术后3、6、12个月手术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 术后颈动脉原狭窄处内径明显增宽,PSV及RI低于术前,患侧大脑中动脉PSV、PI及CVR 高于术前(P均<0.05); 手术组手术前后的CVR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84,-0.75,-0.66,-0.78,-0.61,P<0.05)。结论 CAS治疗后颈动脉狭窄患者颈部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中远期预后,且术后CVR的改变可用于预测CAS治疗后的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使用脑梗通汤结合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病人IL-6、IL-10、TNF-α、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梗死病人176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病人均为2014年2月~2017年2月来院接受治疗,根据病人的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病人88例。所选取的病人全部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通过单一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实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病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梗通汤;所有病人的治疗疗程都是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arther指数,傅格梅尔氏评分(FMMS),改良阿什沃思评分(Ashwoeth),分析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前以及治疗后IL-6、TNF-α以及MMP-9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BI和FM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改良Ashworth和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IL-6、IL-10、TNF-α以及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脑梗通汤结合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病人IL-6、IL-10、TNF-α、MMP-9水平,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