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依托咪酯语言及记忆评估的Wada试验(etomidate speech and memory-Wada testing, eSAM-Wada)在我国还未见相关报道,而血管超选下eSAM-Wada试验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探讨eSAM-Wada试验的安全性及其对运动、语言和记忆功能评估的效果。 方法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中心5例行eSAM-Wada试验的难治性癫痫患者,观察操作过程中患者运动、语言及记忆功能的改变和术中的不良反应。结果:5例患者均可完成整个评估流程,智商偏低的患者仍可配合完成。2例患者完成血管超选下的eSAM-Wada试验。3例左利手患者中,2例(66.7%)语言优势侧仍位于左侧半球,2例(100%)右利手患者语言优势侧均位于左侧半球。4例左侧半球病变的患者,2例(50%)记忆的优势侧仍位于左侧颞叶,1例(25%)记忆为双侧优势,1例(25%)记忆优势侧转移至右侧颞叶。2例患者进行了后续切除性手术,1例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脑电图电极引导下热凝毁损术,1例患者出现左下肢一过性无力,运动、语言及记忆功能改变均与eSAM-Wada试验预测结果相符。2例患者(40%)出现癫痫发作可能与操作流程中依托咪酯静脉推注给药速度过快有关,后给药速度改为>30秒后,患者再无癫痫发作。不良反应需要进一步观察。结论:eSAM-Wada试验是全面评估运动、语言及记忆评估较为可靠且相对安全的方法。与血管超选技术结合,可以更加有效的指导涉及功能区的颅脑外科手术治疗。由于病例数量有限,结论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分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18~45岁)247例,总结颅脑影像学特点,并根据影像学及其他病因学检查,进行缺血性卒中的改良TOAST病因分型。结果影像学单发病灶、前循环供血区病灶为著。改良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占25.9%,心源性栓塞型占16.6%,小动脉闭塞型占21.6%,其他病因型占11.3%,不明病因型占24.7%。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主要病因分型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闭塞型、不明病因型。18~35岁以其他病因型、不明病因型为著;36~45岁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型为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脑电图(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phy,SEEG)高频电刺激诱发惯常发作与难治性癫间疒手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难治性癫间疒病例资料,均行SEEG引导下高频电刺激,电刺激频率50 Hz、脉宽0.3 ms,持续时间5~7 s.高频电刺激所诱发的发作,按照与自然发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在药物难治性癫(DRE)术前侵袭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1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深圳大学总医院开展SEEG置入的DR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无创的评估检查,提出可疑致灶位置和传播路径的假设,制定SEEG置入方案,最后根据SEEG和电刺激结果,制定最终手术切除或射频热凝方案,完成外科手术。结果 31例DRE患者共成功置入电极359根电极,平均11.58根/人,电极置入失败13根(3.62%),无追加电极置入情况。术后出现迟发性颅内出血1例,未出现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SEEG置入后,20例患者行致灶切除,8例患者行致网络射频热凝术,1例致灶位于功能区行迷走神经刺激术,2例患者未行手术治疗。31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为(11.68±7.46)个月。20例行致灶切除术患者术后国际抗癫联盟(ILAE)分级Ⅰ级17例(85.00%,17/20)、Ⅱ级2例(10.00%,2/20)、Ⅲ级1例(5.00%,1/20),8例行致网络射频热凝术患者术后ILAE Ⅰ级6例(75.00%,6/8)、Ⅲ级2例(25.00%,2/8),2种不同治疗手段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13例磁共振成像(MRI)阴性患者中术后ILAE Ⅰ级10例(76.92%,10/13)、Ⅱ级2例(15.38%,2/13)、Ⅲ级1例(7.69%,1/13),15例MRI阳性患者中术后ILAE Ⅰ级13例(86.67%,13/15)、Ⅲ级2例(13.33%,2/15),两者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结论 无论是MRI阳性还是MRI阴性的DRE病例,SEEG均可以提高致灶定位的精准性,SEEG指导下外科治疗DRE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由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减少导致的运动障碍病,该病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机制多样,且症状个体差异大.有研究揭示PD的病理生理机制与递质紊乱、基底节一皮质环路异常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头颈部CT血管造影图像、治疗方式以及门诊随访资料,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和临床疗效.结果 共纳入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24例,男性17例(70.8%),女性7例(29.2%),平均年龄(52.0±9.4)岁.22例(91.7%)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闭塞载瘤动脉19例(79.2%)、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3例(12.5%),均获得技术成功,术后合并脑梗死1例.另2例(8.3%)采用保守治疗,均在住院期间发生再出血并死亡.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中位数15个月(范围5~50个月),转归良好18例(75.0%),无出血复发病例.结论 血管内闭塞载瘤动脉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是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不自主、持续性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综合征,确切发病机制不明.目前临床主要根据发病年龄、部位和病因进行分类:根据发病年龄分为早发型(≤26岁)、晚发型(>26岁);根据发病部位分为局灶性、节段性、偏身性和全身性;根据不同原因分为原发性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叠加综合征、遗传变性性肌张力障碍和继发性肌张力障碍[1];图雷特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TS)是指一种以不随意的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性、刻板的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和发声为特点的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首次癫痫发作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急性缺血性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的住院患者252例,经随访1~5年,排除7例死亡、13例失访,最终共232例(早发型111例、迟发型121例)纳入研究。按首次癫痫发作后是否复发,将232例分为复发组(108例)及无复发组(124例)。记录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头部MRI或CT影像学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6分、首次癫痫发作的情况、常规脑电图或视频脑电图表现、癫痫发作出现时间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首次癫痫发作后癫痫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1)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患者NIHSS评分≥16分的比例分别为61.1%(66/108)和44.4%(55/1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5,P=0.011)。复发组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及NIHSS评分水平均高于无复发组,年龄低于无复发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基线资料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复发组迟发型癫痫发作比例高于无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0%(67/108)比43.5%(54/124),P0.05];两组癫痫持续状态及发作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复发组脑电图结果异常、皮质受累、出血性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比例均高于无复发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8.3%(63/108)比32.3%(40/124)、51.9%(56/108)比21.0%(26/124)、38.0%(41/108)比13.7%(17/124)、48.1%(52/108)比27.4%(34/124),均P0.05];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癫痫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皮质受累(OR=3.118,95%CI:1.452~6.697,P=0.004)、出血性脑梗死(OR=2.672,95%CI:1.113~6.410,P=0.028)、大面积脑梗死(OR=2.463,95%CI:1.081~5.612,P=0.032)、NIHSS评分≥16分(OR=2.080,95%CI:1.013~4.271,P=0.046)、脑电图异常(OR=2.612,95%CI:1.175~5.808,P=0.018)、迟发型癫痫发作(OR=2.079,95%CI:1.026~4.215,P=0.042)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较高为保护因素(OR=0.932,95%CI:0.896~0.969,P0.01)。结论缺血性卒中后出现首次癫痫发作的患者,皮质受累、出血性脑梗死、梗死面积大、NIHSS评分≥16分、脑电图异常、迟发型癫痫发作的患者癫痫复发的可能性大;年龄较高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im1在巨噬细胞M1型极化中的作用及M1型巨噬细胞对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并观察其在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建立M1型巨噬细胞模型,用Pim1特异性抑制剂SMI-4a和转染Pim1小干扰RNA(siPim1)进行干预,分为对照组、LPS组、LPS+SMI-4a组、LPS+siNC组和LPS+siPim1组。收集以上各组Raw264.7细胞上清作为条件培养液(CM)孵育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CMM0、CMM1、CMSMI-4a、CMsiNC和CMsiPim1组。动物采用颈动脉部分结扎术建立颈动脉AS模型,用6周龄ApoE-/-雄性小鼠18只建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及SMI-4a干预组,每组各9只。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颈动脉脂质蓄积变化。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髓背根入髓区(DREZ)毁损术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 年9 月至2019 年3 月,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在术中神经电生理 监测下接受DREZ毁损术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10 例,应用运动诱发电位(MEP)、体感诱发电 位(SEP)和肌电图(EMG)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并收集临床资料。结果 10 例患者中,6 例为脊髓损伤 后疼痛,均监测双下肢SEP、MEP 及EMG,均经过神经根牵拉刺激确认神经根或马尾;其中2 例患肢SEP 未引出,2 例患肢MEP未引出。4 例为臂丛神经撕脱伤后疼痛患者,其中2 例患侧上肢截肢,监测双下 肢SEP、MEP;未截肢者监测四肢SEP、MEP,1 例患肢SEP 未引出。所有患者中,术中电生理监测一过性 MEP波幅下降> 50%者3 例,SEP波幅一过性下降> 50% 者2 例。10 例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显著改善, 缓解程度70%以上。术后4 例患者有轻微感觉减退、肢体肌力减退,2 例患者轻度排尿困难,均为一过 性改变,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 行DREZ毁损术的患者病情复杂,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难度较大, 但MEP、SEP 及EMG 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