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病例资料 患者,男,79岁,因发现头皮肿块10年入院。患者10年前无意中发现后枕部头皮下一黄豆大小肿块,质软,边界清,活动可,无压痛,后肿块逐渐增大,影响平卧休息来院就诊。查体: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后顶枕部头皮有一大小约16cm×10cm×5cm包块,质地中等偏软,无压痛、发红及波动感,头皮变薄,头发稀,透光试验阴性,无血管杂音,神经系统体征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源性铜蓝蛋白(CP)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可能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分为脑出血组和CP处理组,检测脑组织水含量及脑Na+含量的差异,观察实验动物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脑出血后3 d及7 d,CP处理组脑组织水含量明显降低,基底节脑组织Na+含量降少,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分别=2.13、2.56、4.57、3.51,P均<0.05);脑出血3 d后,CP处理组神经功能恢复也较脑出血组明显改善,尤在3 d、21 d及30 d观察点显示,CP处理组转角试验结果低于脑出血组,CP处理组前置放置试验高于脑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82、1.79、2.03;2.16、2.03、3.03,P均<0.05).结论 CP可能在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龄大鼠脑水肿及补体表达的差异。方法使用不同龄SD大鼠建立脑出血模型,分别观察3、7、14、21d时脑组织水含量,神经功能,补体C3、C9的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首先对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发现老龄大鼠与成年大鼠脑水肿发生时程相仿,但水肿程度老龄大鼠轻于成年大鼠;补体C3及C9均有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检查发现这些补体表达主要集中在血肿周围的脑组织,1周左右表达最强,3周基本消退。老龄大鼠的补体表达情况明显弱于成年大鼠;成年大鼠组神经功能恢复较老龄大鼠组更为良好,可能神经元的再生能力在神经功能恢复中起更主要的作用。结论年龄是脑出血后影响预后重要因素,尽管老龄组脑水肿和免疫反应较轻,但神经功能恢复欠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马尾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与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30例马尾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大多数患者首发症状为单下肢疼痛麻木(18例),其中6例伴腰背部疼痛,5例表现为双下肢疼痛麻木伴腰背部疼痛,6例表现为单纯腰背部疼痛,1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所有患者均经胸腰椎MRI增强扫描确诊,单发神经鞘瘤27例,其中3例神经鞘瘤在椎管内外生长成哑铃型,多发神经鞘瘤3例.所有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术后除1例患者临床症状加重外,其余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短期随访未见复发.[结论]马尾神经鞘瘤的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和下肢疼痛麻木,查体显示双侧或单侧多根神经损伤,但首发症状可不典型;MRI增强有助于早期诊断;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颅内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患者经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行动脉瘤夹闭,5例行动脉瘤夹闭并瘤体切除,2例行动脉瘤包裹。术后5例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2例出现同向偏盲,3例出现偏瘫,4例患者术后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随访6月~10年,12例患者恢复良好,其中11例行瘤颈夹闭者DSA或CTA检查示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2例仍有不全象限性偏离,1例患者在术后2年因动脉瘤再次破裂死亡。结论对于大脑后动脉动脉瘤患者需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充分地显露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注意保护神经及穿支血管,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特异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依托昔布和塞来昔布(celebrex)与长春新碱(VCR)、顺铂(DDP)、鬼臼噻吩甙(VM-26)等抗癌药联用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30 μmol/L依托昔布、100 μmol/L塞来昔布与不同浓度的VCR、DDP、VM-26单用、联用48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抑制率,中效原理和金正均法评价特异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与各抗癌药联用的效果.结果 30μmol/L依托昔布和100 μmol/L塞来昔布单用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0.87±1.88)%和(46.81±2.37)%;不同浓度(1、10、100 mg/L)的VCR、DDP、VM-26单用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依托昔布和塞来昔布与不同浓度VCR、DDP、VM-26联用组的抑制率均高于各药物单用组,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依托昔布和塞来昔布与抗癌药联用后起协同作用,特异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可作为抗癌药的化疗增敏剂.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3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术后1周内疼痛明显缓解,1例疼痛轻度改善。术后分别电话或门诊随访3月至2年,32例疼痛完全消失;3例疼痛明显改善,但需结合小剂量药物控制;1例术后一个月左右复发。除1例怀疑有短暂性脑脊液鼻漏外无其它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理想治疗手段,手术病例严格选择(有典型症状,且术前MRI颅底薄层增强扫描提示痛侧三叉神经根部有血管紧密接触),术中判定责任血管、解除压迫、充分且适当减压三叉神经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