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资料 病例为1995年2月~1996年5月门诊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2~50岁,平均32岁,病程40天~8年。病变主要集中于颜面、颈、前胸等暴露部位,皮损呈黑色及蓝色,形态各异,密集或疏散分布,部分连结成片状,严重者表面凸凹不平,皮下有多个颗粒状结节。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局部浸润麻醉,GX-型多功能治疗机电压12~13V,快速点灼及扫描,逐一使皮损汽化。渗血者以棉签压迫或用长火凝固止血。对于着色较深并有颗粒状煤粉沉着者,使用11号尖刀依次将异物挑出,切除着色较深组织,以5%尼龙线缝合,无菌纱布包扎,其余创面无需包扎。术后局部避免粘水,24h除…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用琥乙红霉素(利君沙)等治疗,未好转,半个月后突然出现双眼睑、口唇肿胀,颈部出现风团,瘙痒明显,伴有呼吸急促,于2002年11月9日以“血管神经性水肿”收入院。患者曾有两次荨麻疹病史。体格检查:肺部叩诊清音,肝脾未触及,肾区无叩痛。皮肤科检查:口唇及双眼肿胀,呈正常肤色,触之有弹性感,为非凹陷性水肿。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发生于乳房的乳头状汗管囊腺瘤.患者男,46岁.左侧乳头周围出现鲜红色草莓样结节20余年,进行性增大10余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棘层肥厚,乳头状增生,局部呈绒毛状突起伴腺腔样结构,腔壁和绒毛状突起内衬2层细胞,近腔侧细胞为高柱状上皮细胞,胞质较丰富,呈嗜酸性,核卵圆形,有分泌;外层细胞呈立方形,核圆深染,类似肌上皮细胞,间质内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以浆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4.
神经纤维瘤病合并白癜风近年国内文献曾有报道,我科门诊近日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5岁。因全身皮肤散布黑褐色斑5年,头皮,眼周,口周色素脱失斑2年,明显扩大增多2月,于2006年6月13日就诊。患儿自出生后躯干、四肢见散在绿豆至钱币大小黑褐色斑,且随年龄增长逐渐扩大、增多  相似文献   
5.
痤疮是一种由多发性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引起的皮肤病,虽不会危及生命,但作为损容性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青春期后痤疮是指25岁以后的痤疮,Goulden[1]将其分为持续性和迟发性两种,前者指25岁以前发病,临床表现持续到25岁以后,后者为25岁以后发病。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业、工作压力的增大,该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多趋势,也受到广泛关注。2010年2月~2012年12月,笔者科室运用强脉冲光联合二至加味汤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2%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维胺脂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痤疮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治疗组76例采用2%夫西地酸乳膏和维胺脂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8周后观察并总结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79%,对照组有效率为7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夫西地酸乳膏和维胺脂胶囊联合治疗痤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药物引起慢性砷中毒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患者男性,72岁,因全身皮肤灰黑、瘙痒5月余入院。入院前因红皮症口服并大量外用含砷药物。皮肤科检查可见皮肤灰黑、粗糙、发硬、脱屑及多数浅表溃疡、糜烂,口腔、舌粘膜溃疡及色素沉着斑,指甲增厚变形,可见Mecc纹。伴有严重的神经、肌肉病变。检查指甲砷含量极高。诊断为药物所致慢性砷中毒。  相似文献   
8.
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1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报告1例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男,29岁。四肢、躯干相继发生多个皮下结节、肿块及无痛性深部溃疡10个月余,鼻塞、眼睑高度肿胀伴高热半个月余。皮疹、鼻部组织及淋巴结组织病理示,肿瘤细胞核不规则.伴大片坏死,可见血管壁浸润,并见吞噬核碎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CD56( ),CD45R0( ),CD3( ),gmnzymeB( ),CD20(-)。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卡力孜然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3例采用复方卡力孜然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43例只照射紫外线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4.42%,对照组有效率为58.14%。结论:复方卡力孜然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肯定,明显优于对照组,起效快、相对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10.
坏疽性脓皮病(pyodemla gangrenosum.PC)是一种以皮肤破坏性溃疡为特征的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少见。笔者诊治1例并发茄病镰刀菌感染的坏疽性脓皮病患者,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