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实施的31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供、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均顺利完成供肾切取术,手术时间110~190 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供肾热缺血时间100~160 s,保留肾静脉长度1.8~3.0 cm,肾动脉长度1.4~2.3 cm。2例供肾取出时发生脾脏损伤,行脾脏修补术;1例供者术后出血,经止血、纠正贫血后好转。31例供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均未发生远期并发症。31例受者中,1例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经治疗后于术后1个月血清肌酐恢复正常。移植肾存活率为100%。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供肾功能等优势,可作为供肾切取有效而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肾小管坏死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手术组、假手术组两组,每组各30只。根据手术后检测时间不同,每组再分为6个不同时段的亚组(1、6、12、24、48、72 h组),每个亚组有5只大鼠。手术组建立大鼠肾IRI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予游离双侧肾动脉后缝合切口。检测各个时间点肾功能、肾小管坏死评分及肾脏组织SDF-1、ICAM-1表达变化。对手术组大鼠肾组织SDF-1、ICAM-1表达与肾功能和肾小管坏死评分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手术组术后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较术前及相应时间段假手术亚组明显升高(均为P0.05),且于术后12 h显著升高,高峰期在术后48 h。手术组肾小管坏死评分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均为P0.05);肾小管坏死评分最高在手术48 h组(P0.05)。与手术1 h组比较,手术6 h组大鼠肾组织SDF-1、ICAM-1表达开始明显增多(均为P0.05);手术后48 h达高峰,于手术后72 h开始下降。手术组的肾组织SDF-1、ICAM-1表达与术后各时间段BUN、Scr、肾小管坏死评分呈正相关(r=0.614、0.662、0.751;0.640、0.703、0.785;均为P0.05)。结论当大鼠肾组织发生IRI时,SDF-1、ICAM-1表达上调,BUN、Scr升高,肾小管坏死评分升高,而且SDF-1、ICAM-1的表达与BUN、Scr、肾小管坏死评分呈正相关,提示SDF-1、ICAM-1表达增高程度可以作为反映肾IRI后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恩杂鲁胺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104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静脉滴注联合口服泼尼松龙;观察组采用帕博利珠单抗静滴联合口服恩杂鲁胺片。观察并分析两组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反应率、骨痛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时间、总体生存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中均无完全缓解(CR)患者,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ORR、DCR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22.22%)vs.1(9.09%)、5(55.56%)vs.3(27.27%), P=0.850、0.409]。观察组的PSA反应率、骨痛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29(54.72%)vs.18(35.29%)、33(62.26%)vs.21(41.18%), P=0.047、0.031]。观察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的Ⅲ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单中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临床特征、术后标本切缘阳性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2019年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5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518例患者平均年龄(67.9±7.3)岁,术前中位总前列腺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案.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结合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结果得以确诊,均行手术治疗,3例辅助靶向治疗,术后随访3~69个月,5例无瘤存活,3例复发死亡.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癌亚型,成年患者预后欠佳,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密切随访能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肾上腺肿瘤(6cm)的临床经验并观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22例行经腹腔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经腹腔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直径6.4~10.9cm,平均8.2cm)根治性切除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85~220min,平均155min;术中出血10~500ml,平均158ml,术中无输血。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5d。术后病理诊断:嗜铬细胞瘤9例,肾上腺髓脂肪瘤4例,肾上腺皮质腺瘤4例,神经节细胞瘤2例,肾透明细胞癌肾上腺转移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肾上腺皮质癌1例。术后随访3~39个月,2例失访,1例肾透明细胞癌左肾切除术后肾上腺转移的患者于术后10个月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其余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切实可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阴茎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目前阴茎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联合放疗、化疗等.淋巴转移是阴茎癌主要的转移途径,而腹股沟淋巴结是转移的首站,因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手术治疗阴茎癌的重要步骤[1].开放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切口大,切除皮下组织多,术后极易发生腹股沟区皮肤缺血坏死或淋巴瘘,造成切口长期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皮桥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也存在切口大、愈合慢的问题,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及后期治疗[2].我科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对20例阴茎癌患者行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背景:肾移植后肺部感染8%-16%发展为重症肺炎,是目前预防与治疗的难点,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概率高,死亡率高。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后重症肺部感染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收治30例肾移植后肺部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肾移植后肺部重症感染多发生于肾移植后6个月,在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用量同时,联合抗感染治疗。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中,10例死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6例、心功能衰竭5例、肾功能衰竭2例,3例放弃治疗。1例患者最长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14 d后痊愈出院。肾移植后的肺部重症感染多为混合感染,作者针对其临床特点创新性地将病程分为3期,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定期随访和规律复查,以及培养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预防。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用法,根据临床检查经验性选用抗生素、抗真菌、抗病毒、抗结核类药物是治愈关键,根据病情早期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能有效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9.
背景:环孢素A与他克莫司是肾移植后临床广泛应用的免疫抑制剂。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和环孢素A对肾移植后炎性细胞因子和血脂的影响。 方法:选择首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环孢素A组和他克莫司组,移植后分别给予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三联疗法与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三联疗法。 结果与结论:他克莫司组的1年人/肾存活率、治疗逆转率高于环孢素A组(P < 0.05),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于环孢素A组(P < 0.05);移植后1个月及1年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6,8和血糖水平高于移植前(P < 0.05),低于环孢素A组(P < 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10低于移植前(P < 0.05),高于环孢素A组(P< 0.05);移植后1个月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移植前(P < 0.05),但低于环孢素A组(P < 0.05);移植后1年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环孢素A组(P < 0.05)。说明他克莫司可通过抑制肾移植后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改善糖脂代谢等途径降低患者的排斥反应,提高肾移植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58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平均67.9(40~87)岁,体质指数平均24.56(15.12~35.94) kg/m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平均41.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