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20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个类似于人慢性/复发性湿疹的动物模型。豚鼠预先用 DNCB 致敏,然后用0.1%(W/V)溶于聚乙二醇400/乙酸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经皮水丢失(TEWL)方法及复合线性回归模式研究了影响皮肤对弱刺激原敏感性的各种因素。43名无皮肤病的健康受试者,年龄20~48岁,记录性别、异位性病史和紫外线过敏的皮肤类型。将12.5mM十二烷基硫酸钠(SLS)水溶液0.3ml置于直径20mm、厚1.0mm的圆形吸水纸中,再置于内径22mm的扁圆塑料小室中。用绷带将小室紧密固定于右前臂掌侧中心部位,每日2次,每次45分钟,两次间隔为3小时,连续4天,以左前臂作为对照。在接触前和接触后第5天分别测得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红素对某些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雷公藤(Trypterygium wilfordii,Hookf)是卫矛科植物,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临床证明它对多种自身免疫病有效。本室自雷公藤根部分离得十七个结晶成分,其中7个为三萜,6个为二萜,2个为甾体和2个生物  相似文献   
4.
5.
痒的外周和中枢介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多数瘙痒性皮肤病是炎性或变应性疾病,所以估计炎性介质的释放或活化并刺激痒受体,在瘙痒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综述讨论了一些可能相关的介质。组胺真皮内注射引起瘙痒,但荨麻疹是唯一通过抗组胺治疗有效的瘙痒性皮肤病。5羟色胺真皮内注射引起瘙痒的强度较组胺弱得多.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5羟色胺在前列腺素的协同作用下可致痒.神经肽使皮肤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但神经肽是否和临床瘙痒有关还需进一步证实.前列腺素增强注射组胺(和5羟色胺)引起的瘙痒,但其本身为弱致痒原。淋巴细胞存在于许多瘙痒性皮肤病中,估计淋巴因子和瘙痒发病机理有关。淋巴因子抑制剂环孢素 A 能减轻异位性皮炎的瘙痒,这一事实支持了上述理论.中枢机理尚不清楚,但有证据说明,鸦片样肽可能与瘙痒的中枢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   
6.
用无毛大鼠双蒂背部皮片(BDF)模型,研究了皮肤血流变化对药物经皮吸收和局部分布的影响。药物为~(14)C标记的黄体酮(亲脂性)、咖啡因(两性)和脲素(亲水性)。标记药物的乙醇溶液25μl(185KBq)应用于皮片两侧直径17mm的圆形部位4小时。左侧皮蒂在用药前结扎使皮肤血流降低。7天后每侧用药部位活检3块皮肤(直径6m  相似文献   
7.
作者用人皮肤血流量(CBFV)测定、兔皮肤红斑肉眼评分、KB细胞尿苷摄取抑制试验研究了5种物质的原发性刺激作用,并对其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总甙(TII)中分离出TI_1~88个组分,其抗炎作用与抗体生成抑制作用在TI_2~4组分中重叠,在TI_1,5组分中分离,提示存在单向作用的单体.8个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生育活性,与抗炎免疫的药理活性似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9.
丹参酮的药理及其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参酮的药理及其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顾克显(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210042)丹参酮系唇形科鼠尾草属丹参(SalviamiitiorrhizaBunge)根中提取出的脂溶性部分。包括10个单体: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  相似文献   
10.
作者用表面活性剂反复接触皮肤,作为诱导刺激性皮炎的模型,比较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刺激强度及用经皮水份丢失(TEWL)试验和肉眼评分法测定皮肤早期变化的敏感性。以10种广泛应用的表面活性剂和一种助溶剂在33名既往无皮肤病史的健康受试者(19~47岁)的双前臂进行试验,并以蒸馏水和空白作对照。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1组18名(女10,男8),另1组15名(女6,男9)。试验物浓度为12.5m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