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斯特菌脑膜炎是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对李斯特菌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细菌如何跨肠道屏障、胎盘屏障方面。而免疫学机制及炎症通路有待表征。研究发现在感染早期宿主就能识别细菌DNA启动先天性免疫反应,随后引起相应靶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启动适应性免疫反应。该文从固有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反应、补体系统等方面综述了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脑膜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手术入路、手术技巧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7年1月手术治疗的24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 畸形全切除22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随访6个月~10年,2例发生肺炎,3例发生脑膜炎,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5例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1例遗留轻微面瘫和吞咽困难,1例昏迷后自动出院。术后KPS评分[(75.83±21.04)分]明显高于术前[(64.58±10.62)分;P<0.05]。结论 对于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时机,术中根据位置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利用神经导航及电生理监测,采取两点定位法,对神经功能的保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1996~ 1998年我院皮肤科门诊接诊性传播疾病 (STD)10 5 3例 ,现将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1 1  10 5 3例STD均为我科性病门诊首次登记的病人。构成皮肤科门诊人数的 5 46 %。其中 ,男性 719例 ,女性 334例 ,年龄最小者 5岁 ,最大者 72岁 ,流动性大的职业发病居多 ,病例呈逐年增加趋势 (见表Ⅰ )。表Ⅰ  黔西南州医院 1996~ 1998年性病门诊统计皮肤科门诊人数STD人次 96 5 440 2 14 3 931997 5 6 782 384 191998815 46 0 17 37合计 192 72 10 5 3 5 461 2 病种构成 三年间共发现六种性病 (见表Ⅱ ) ,以尖税湿疣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柚皮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SDF-1α/CXCR4信号轴是否参与介导柚皮素促进BMSCs成骨分化。方法: 分离、培养及鉴定大鼠BMSCs,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柚皮素对BMSCs增殖的影响,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RT-qPCR法检测各组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N)、趋化因子受体4(CXCL receptor 4,CXCR4)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α)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CXCR4和SDF-1α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细胞鉴定结果表明,培养细胞为高纯度的BMSCs。第1、3天,柚皮素对BMSCs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第5天时,50 μg/mL柚皮素可促进BMSCs增殖;第7天时,不同浓度柚皮素均促进BMSCs增殖(P<0.05);同时,ALP活性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RT-qPCR结果表明,柚皮素组和成骨诱导液组中相关基因表达均较培养基组明显增加,而AMD3100组中各基因表达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各组CXCR4和SDF-1α蛋白表达随诱导时间增加均逐渐上调,且两者均在100 μg/mL柚皮素组表达最高。结论: 柚皮素可促进BMSCs增殖和成骨向分化,SDF-1α/CXCR4信号轴参与柚皮素对BMSCs的成骨分化,主要在BMSCs成骨分化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人牙周膜细胞(hPDLC)在饥饿条件下活性氧(ROS)与PINK1/Parkin通路介导hPDLC线粒体自噬的具体机制。 方法 分离培养正常牙周组织的hPDLSC,利用Earle’s平衡盐溶液(EBSS)模拟饥饿环境诱导hPDLC线粒体自噬,利用N-乙酰-L-半胱氨酸(NAC)抑制ROS生成以探讨ROS在hPDLC线粒体自噬的作用,利用环孢素A(CsA)抑制PINK1/Parkin通路以研究ROS与PINK1/Parkin通路在饥饿条件下激活hPDLC中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及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自噬体的生成及线粒体形态变化;采用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定位线粒体,溶酶体绿色荧光探针定位溶酶体;采用DCFH-DA ROS荧光探针检测ROS生成强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线粒体自噬基因(Tomm20、Timm23)及PINK1/Parkin通路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线粒体自噬蛋白(Tomm20、Timm23)及PINK1/Parkin通路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EBSS饥饿作用30 min后,诱导激活hPDLC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最强,ROS表达增加,且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Tomm20、Timm23)下调(P<0.001),PINK1/Parkin通路表达上调(P<0.001)。NAC抑制ROS的产生后,自噬被抑制,同时Tomm20、Timm23表达上调(P<0.001,P<0.05),PINK1/Parkin通路表达下调(P<0.001,P<0.05)。而当CsA抑制PINK1/Parkin通路表达时(P<0.05,P<0.05),自噬被逆转,同时Tomm20、Timm23表达上调(P<0.001,P<0.01)。 结论 ROS在饥饿条件下主要通过PINK1/Parkin通路增强hPDLC线粒体自噬。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干眼症的患病率及不同时期干眼症患病率的差异和特征.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281例TAO患者的资料,包括症状、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nt staining,FS)的结果.按照TAO临床活动度评分(clinical activity score,CAS),将患者分为活动期(CAS≥4分)和非活动期(CAS<4分),根据TAO病程将患者分为短病程组(<1 a)、中病程组(≥1~2 a)、长病程组(≥2 a).分析干眼症患病率及特征.结果 本组281例TAO患者干眼症患病率65.48%.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干眼症患病率分别为77.08%和59.46%(x2=8.685,P=0.003),SIt、BUT及F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短病程组和长病程组干眼症患病率分别为68.89%和50.91% (x2=5.961,P=0.015),病程越长FS评分越小,F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It及BUT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TAO患者干眼症患病率高,活动期和非活动期、不同病程时期患病率存在差异.病程在2 a以上者干眼症患病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1053例STD门诊病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珂 《贵州医药》2000,24(12):744-745
1996~ 1998年我院皮肤科门诊接诊性传播疾病(STD) 10 53例 ,现将结果统计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10 53例STD均为我科性病门诊首次登记的病人。构成皮肤科门诊人次的 5 4 6 %。其中 ,男性719例 ,女性 334例 ;年龄最小者 5岁 ,最大者 72岁 ;流动性大的职业发病居多 ,病例呈逐年增加趋势 (见表 1)。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根据杨国亮《现代皮肤病学》诊断标准 ,以典型临床症状或作病原学检查确诊。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包括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的病人 ;梅毒为早期隐性梅毒和一期梅毒 ;尖锐湿疣 (CA)包括初发和复发 (第一次在我院就诊 )…  相似文献   
8.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2007年1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住院患者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38.6岁,病程3—26年。所有患者肝功能(ALT)均高于正常,HbsAg、HbeAg、HBV-DNA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多发病,也是患者因头胸腹部疼痛前往内科就诊的常见病因,多好发于免疫力低者或老年患者,早期多起病隐匿,患者往往以一侧躯体无明显诱因疼痛(可发于头面部、胸背部及腰胯部)为主症就诊,早期多无明显皮损,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样疼痛,疼痛特点均为躯体一侧的疼痛,该种疼痛不超越身体正中线而放射至躯体对侧,对于发生于单侧、病程较短、沿神经放射,又查不出阳性体征的神经痛,应考虑带状疱疹[1].带状疱疹一旦诊断,早期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可以迅速阻止病情进展及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009年1月~2010年7月全身应用更昔洛韦治疗早期带状疱疹患者20例,止痛起效时间、结痂时间短,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早期应用可以阻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MPO-ANCA)的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例MPO-ANCA阳性的HCP笔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中男6例,女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